——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会‘福州话’怎么也能成为求职的优势?”近日,福州高新区公开招聘59名劳务派遣人员,其中行政审批局窗口岗位招收3人,在其他要求一栏备注“熟悉福州方言者优先”,此举引发不少市民的热议。有市民质疑,要求熟悉当地方言,有对外来市民求职设门槛的嫌疑。(12月7日《海峡都市报》)
就业市场的种种细微变化总是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围观,这种“不拘一格”,甚至有点“标新立异”的就业条件总会引起些许争议,与之前某地大学生因为网络游戏打得好而谋得好职位一样,这种不按套路出牌、不单纯唯学历、唯技能,而突出实用性的市场标准,引来围观并不令人意外,但置身于市场环境中,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方言优先”并无不妥,不值得大惊小怪,甚至杞人忧天,担心“开了普通话推广的倒车”。
市场用工是基于最起码的成本考量和现实境遇出发,并不该附着其他外在因素。在这起事件中,行政审批局窗口要求“熟悉福州方言者优先”,就可谓很接地气的安排,窗口服务行业每天面临的都是当地老百姓日常的民生事务,少不了和基层群众打交道,招聘“熟悉福州方言者优先”无疑就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更何况,长期以来,窗口行业就受到“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批评声音,相当部分因素还在于说着普通话的工作人员与习惯了方言的群众之间存在隔膜感、距离感。如果窗口工作人员能说几句方言,就可以拉近距离,增加亲切感,因而提高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何乐不为呢?
当然,这种“方言优先”毕竟还是个体的局部行为,将其扩大为“语言歧视”似乎也有些矫枉过正,更是无需引发一轮“公平焦虑”。因为就业市场属于市场化运作,只要招聘方和求职者达成意愿,不论是基于哪方面的“加分项”或者“敲门砖”,只要用人单位的事情有人做,求职者的意愿能到达到,这就是一种良性的市场行为。从某种意义来说,渐渐从单一的学历、技能评价体系转向为多样化的求职标准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熟悉方言者优先”引发担忧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长久以来方言的边缘化甚至污名化。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拒斥这种特殊文化的存在,这是很令人担忧的。客观地讲,我们当下“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并不是以消除方言为目的,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也绝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方言背后蕴含着一个地方独特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内精神文化的独特表达,特别是在很多农村还有广泛的市场,因此,并不能单纯地把“方言优先”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对立面,这二者是相容共生的。
更何况,语言作为一种交往工具,方言也好、外语也罢,在就业市场中当信奉适用与实用原则,特别是在基层。说方言,说老百姓听得懂、觉得亲切的话非但不是“倒退”,还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尝试。祛除传统思维中对“方言”的标签化定义,鼓励立足于就业市场的多样化评价标准,对“方言成为优势”不妨多一些理解与认可。
文/张璐(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