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没脸见家人”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张松超 编辑:林旻煜 2016-11-30 00:07:3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23日晚,合肥飘起了雪,三里庵街道梅山路社区在街上排查流浪人员时,在金寨路高架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年轻男子。多番劝说后,男子才住进了社区为他订的旅馆。男子小林自称2004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做过很多工作,2014年再次失业,租不起房子,自认为没脸见人,与家里断绝了联系,一个人在桥洞住了2年。(11月28日《安徽商报》)

  本科毕业12年一无所成,最终流落街头,没脸见家人。面对小林的遭遇,公众基本上一边倒地持批评的态度,“眼高手低”“自尊心太强”“自己不努力”……这样的评价实在是太多了。但我不知道人们有没有认真读完这篇报道,难道小林没脸见家人的原因,全部都应该归咎于自身吗?

  首先,通过报道也不难发现,小林并非是不努力,他已经尝试了包括保安在内的多项工作,直到2014年怕拖累朋友才主动选择失业的。那么在此背景下,一句“眼高手低”就对小林进行全面否定,我感觉也太冤枉他了。基于此,仅凭标题就去给当事人贴标签,太过武断,这种思维也要不得。而在我看来,小林眼下的“没脸见家人”,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心理表现虽属个案,但却代表着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就是那些农村毕业的大学生。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失业率高达30.5%。可以说,这部分群体都是新闻中的小林,他们即便是没有像小林那样两年没回家,但心中想必也会有“没脸见家人”的念头。但平心而论,他们的失业,都是因为所谓的“眼高手低”“自己不努力”吗?恐怕也未必!

  事实上,表象的“没脸见家人”,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是社会的阶层流动,以及贫困的代际转移。一方面。囿于教育资源的城乡不公平分布,使得农村孩子先天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就不高,延续到了大学,则基本上就读于二三本院校乃至大专院校,那么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不可否认的是,这都为其以后找工作增添了难度。

  另一方面,相对于城市家庭而言,农村孩子的父辈们所掌握的资源,本身就极为匮乏。这导致的结果,不仅不能在就业时,可以让家庭资源为其提供帮助,反倒是还需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让其快点赚钱去“反哺”家庭。在此双重压力之下,别说是像新闻中的小林这种失业的情况了,即便是有一份很普通的工作,照样也会有“没脸见家人”的心理。

  那么在此语境下,罔顾先天的劣势,就指责小林们不努力,把原因全部推倒他们身上,岂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吗?而所谓“没脸见家人”的心理,难道只能在每年春节前才可以讨论一代年轻人吗?否则为何放置于平时,仅就个案来讨论,舆论的态度会如此迥异?

  所以,尽管任何结果的形成,内因都逃脱不了干系,但假如脱离了客观大环境,就把“没脸见家人”的心理原因归咎于当事人,我并不认为这就是合理的,恰恰相反,这种认知显然是肤浅的。而假如认识不到“没脸见家人”背后的社会问题,仅仅是盯着小林这样的个案,谁又能保证“读书无用论”声音,不会在农村等贫困地区蔓延呢?

  文/张松超(华中科技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