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西安一个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反映,概率论课堂上老师喜欢课前点名,对回答不上问题的人,罚抄相关概念10遍,下次课同样的问题倘若还有人回答不上来,罚抄叠加到20遍。该专业不少学生不满老师的做法,认为罚抄费时费力。(11月24日 央广网)
仔细一看,这样的新闻事实简单,没有多大的置论价值。该老师有着自己的教学方式,尽管部分学生不满。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不管支持老师的较真也好,认同学生的不满也罢。有了分歧并不可怕,因为分歧恰恰是促成师生间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动力。
我只是在想,这种师生好好沟通就能解决的事,何须请求媒体的介入?学生即使对老师罚抄方式存有不满,可以私下或当面反映给老师。老师接着作出回应,一来一回,不正好。可学生偏偏要绕开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去舍近求远诉诸媒体。
类似这样的事不是个例。比如前一阵,山东某高校辅导员老师在年级大会上宣读学生的专业四级成绩,这种做法令部分学生很不满。可他们却没人直接向辅导员质疑,却事后在年级的QQ群里匿名向辅导员爆粗口。
类似的事件常常见诸于报端,就单从这两起事件来看,无论是学生不满老师的罚抄方式,还是不满老师公开宣读专四成绩的做法。它们都触及到了一个核心:学生针对老师的做法有了不满,可都没有通过正常有效的反映渠道去解决,哪怕是质疑。前者,学生干脆直接请求媒体介入;后者,学生在群里匿名指责辅导员老师,甚至粗口相向,还是接入了舆论关注。我们不禁要反思:从什么时候起,师生间的沟通变得这么难了?
报道中没有提及,针对老师罚抄方式,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情况如何。依我的判断,应该很少甚至没有。因为倘若能有好好的沟通,问题的解决应该不难。理想状态是,即使双方的分歧无法完全弥合,但随着互动的加强,总能达成相互理解。这样的话,老师以后稍稍注意能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提醒他们注意知识盲点,强加训练。学生理解了老师的苦衷,课下稳扎稳打基础,学习不只为了应对老师的提问,而是将基础课程的复习日常化。
媒体的介入,固然有助问题快速解决。但是,就师生沟通的问题,我从不认为媒体的介入远远不能替代师生之间坐下来好好谈谈的效果。一味将问题诉诸媒体,舆论风口的倒逼下,老师改进了教学方法,目的是达到了。可师生间的亲密却流失了,明明双方好好协调就可以解决问题,明明有效的沟通就能达成理解。我想,那些动辄就将师生分歧诉诸媒体的人,更多情况下,仅仅出于发泄情绪,解决问题还在其次。
没错,虽然老师除了上课,还要挤出时间去应付升职称、争科研项目的压力。但学生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渠道去反映问题,比如私下找老师、发微信等。可师生间的分歧真正发生时,这种看似畅通的渠道却往往没有或很少发挥应有的作用。
看来,师生间的沟通,光靠外在的渠道畅通是不够的,还需一种氛围的疏导。正如梅贻琦先生曾说的:“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种“从游之义”的氛围意味着师生就像大鱼和小鱼一般紧紧相随、不相脱离,老师愿意多花时间与学生敞开心扉去进行精神和情感的交流。学生愿意和老师亲近,对老师有着敬重和信赖。有了这种氛围,学生的砥砺成才就有了自觉的引导。
这种氛围如若能真正营造起来,那时,师生的沟通才能“走心”, 亲密的师生关系构建起来才有希望。
文/李智(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