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寒假越来越近了,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都“一窝蜂”地联系农村亲友,打算让孩子假期到农村去“锻炼锻炼”。这源于最近在朋友圈热传的一条消息“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送龙凤胎儿女回老家体验生活”。教育专家表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适合他的环境,去农村并不一定是他磨砺意志、养成勤劳节俭美德的唯一选项。想锻炼孩子是对的,但不必一窝蜂去往农村跑。(11月21日《北京晚报》)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送龙凤胎儿女回老家体验生活”的事情是去年被媒体报道的,时隔一年再度引起人们热议,足见名人效应的带动下,不少父母真的很期待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有了农村生活的经历之后,会实现一定意义上的蜕变。
父母们的期待能不能实现呢?正如教育专家所说,“想锻炼孩子是对的,但不必一窝蜂去往农村跑。”当然,“往农村跑”也有好处,毕竟那是一片完全不同于城市的土地,从生活习性到生活方式再到生活文化,与城市全然不同。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孩子从小多见识见识,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总归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但也仅此而已。
如果说农村生活能够磨砺人的意志、让人养成勤劳节俭美德的话,那么岂不是农村人都是这样一种“完美”的人?但为何“我是农民的儿子”的贪官依然不算少数呢?伴随着长大,人总是会改变的。一个人之所以不会往“坏”了变,关键是在于他遇见事情、碰到问题时,学会了独立思考,能够就此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很多父母不去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却以为告诉孩子农村多破、农民多穷,孩子就会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就会感恩父母的赐予,这无疑是一厢情愿。
更主要的是,农村是多面的,云南的农村和黑龙江的农村,江苏的农村和新疆的农村,相差很大。农村可能荒芜、凋敝,但生活依然有诗意的一面,可能有干不完的农活,但是置身在艳阳蓝天下、青山绿水中。农村人也是如此,他们勤劳、朴素,但也可能为了生活而干些蝇营狗苟的勾当。一句话,不像荧屏上的农村,也不像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广袤的农村,它的真实,其实无法用一个或两个标签来概括,它是有别于城市的另一个平行世界,在这当中,什么都可以上演。
既如此,孩子真能体验到农村生活吗?其体验的又是什么样的农村生活?如同父母们的想象,在主流社会的塑造中,媒体报道也好,影视节目也罢,往往是稚嫩的孩子从城市来到农村后,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也表现足够的兴趣,感觉到了一个梦幻中的国度,不停地认识这熟悉那,真的让人感觉农村生活很美好。临行之前则会表达自己的热爱和收获,然后一副恋恋不舍地模样,甚至还会留下一句“我还会回来的”的誓言。
但事实上,这样的套路只会让真正的农村人反胃,让农民生出一种被羞辱的感觉。因为所有这一切以农村为噱头的画面,与真实的农村生活无关,所有的热闹都是他们的,与农民无关。反之,农民的苦难被戏剧化,农村的生活被理想化,虽然艺术高于生活,不求真实演绎,但如此践踏他人内心最软弱的地方,真的又叫人情何以堪?
正是如此,请每一位让自家孩子体验农村生活的父母,不要拿农村当教育样板,因为这是另外一群孩子生活的地方,可以不爱,但请别轻易地亵渎。
文/刘孙恒(西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