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两型湖南】“竹凉席之乡”谢林港镇的凤凰涅槃

来源:红网 作者:黎鑫 编辑:夏君香 2016-11-22 10:27:5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低碳节能的路灯将城乡夜晚温情照亮、便捷的交通让异地的人们通畅相连、旖旎的沿江风光带蜿蜒进人们休闲生活的各处、各色污染尘霾逐渐远离大家的生活……

  徜徉在三湘大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概念已逐步具象为天朗气清的碧水家园、温暖贴心的实事民生、蓬勃向上的新型产业未来。循环、可再生、低碳、绿色、和谐的生态元素,不仅让宜居城市越来越温馨,也让生态文明的前景信心可望。

  自2007年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长株潭城市群紧紧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一发展理念,将“两型”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让全省生态文明领域各项改革任务全面有序推进,实现了阶段性的目标,不仅形成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典型经验,还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影响长远的工作理念和推进机制;湖南的改革经验模式不断推向全国。

  在全省生态文明暨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大会召开前,红网特策划此专题,以讲故事的形式,集中回顾和展示各市州、各部门、各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可喜成绩和成功经验,既是对峥嵘过往的深情回望,亦是脚步笃定的铿锵出发。

益阳市高新区谢林港镇的竹凉席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新工艺、新产品,让“竹凉席之乡”的名声越来越大。

  时刻新闻记者 黎鑫 益阳报道

  益阳市高新区谢林港镇是全国著名的竹凉席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的竹凉席不仅俏销大江南北,还远销韩国、越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竹凉席加工给当地百姓带来滚滚财富的同时,也欠下了沉重的“环境债”。为了创建“两型”示范区,去年以来,益阳市高新区开始对谢林港镇周边的竹凉席企业进行整治规范。两年时间不到,如今,这里的产业越来越兴旺了,河水变清了,鱼虾回来了。

  “竹凉席之乡”完成了浴火重生。

  谢林港镇加工竹凉席已有600多年历史,由于生产门槛不高,只要一套蒸煮锅、抛光桶等简单的设备,就能组成一个生产作坊,不需太多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竹凉席生产。”谢林港镇镇长唐宏昌回忆,产业高峰期,全镇拥有186家竹凉席加工企业、1253台套加工设备,全年可生产竹凉席250万床,年创产值2.5亿元,加上其他辅助产品,年总产值在3亿元以上。

  然而,在竹凉席加工过程中,断料、冲条、切割、钻孔等前面的加工工序,会产生粉尘和噪音;浸泡、蒸煮、消毒、漂白、漂洗等中间的加工工序,要用到烧碱、双氧水、焦磷酸钠等化学药品,会产生大量废渣和废水。这些废渣、废水不经任何处理,便直排流经谢林港镇的志溪河。多年来,志溪河水体浑浊、泡沫泛滥,水草不生、鱼虾绝迹。

  “以前天都是灰蒙蒙的,头上像扣了一个大锅盖,四处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好多地方的地下水已不能饮用。”……村民们对此怨声载道。

  在反复调研后,益阳市高新区出台了“两头在外、中间集中”的产业整治思路。同时,还要求竹凉席加工户在2015年5月31日之前,关停加工作坊,销毁设备,管委会按销毁进度给予补贴。

  “两头在外”,即将断料、冲条、切割、打孔等前段工序和串片、包边、贴牌、销售等后段工序,交各家各户自行完成。“中间集中”,即用绿色环保的碳化加工工艺,取代污染严重的蒸煮、抛光、晒片等传统工艺;将碳化加工向竹凉席工业园集中,废渣、废水集中处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这一举措,既保住了村民的饭碗,又解决了污染问题,一举两得。”湖南天翔生态竹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柒林说,以前,蒸煮工艺加工的凉席不好卖,只能依靠中间商销售,当年的产品只有三成货款能回笼。现在规模化生产,有了自己的品牌,加上电商助力(碳化加工凉席六成通过电商销售),谢林港镇竹凉席加工企业已直接与终端市场打交道。

  同时,为了支持将竹凉席产业做大,益阳市高新区拿出190亩地,建立竹凉席加工产业园,将“七通一平”的土地以成本价提供给加工大户。目前,李柒林的公司已入园生产。高大的厂房、整洁的车间、崭新的设备、花木扶疏的厂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提升了产品的品质。

  新工艺、新产品,把谢林港镇竹凉席老板们的心“撑大”了。“我们将来要把谢林港的竹凉席卖到全球去呢!”这是李柒林今后的目标,也是谢林港镇产业发展的方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