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中学名师成硕导是实践价值的回归

来源:红网 作者:张璐 编辑:夏熊飞 2016-11-22 00:02:31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18日,德清县第一中学周忠芬等4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多了一重身份,他们加入杭州师范大学与德清一中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成为杭师大的研究生导师。据悉,德清一中是杭师大在省内选定的第四所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的重点中学。(11月21日《浙江日报》)

  中学教师成为硕导,固然有身份上的转变,但是这背后的思维转变更是可圈可点,所带来的示范意义更是不容小觑。传统观念上,中学教师虽然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和一线经验,但距离硕士生导师这样的角色还是相差甚远。特别是在我国,大部分中学教师是大学本科学历,学历相对教育硕士是低了一级,但回归到当下用人市场格外注重经验和基础实践这样的大背景下,让中学教师给教育硕士当导师,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可期望值。

  应该说,面对每年步入市场的庞大数量的就业大军,往往出现很多衔接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高学历者很难觅得满意的工作往往就是卡在了“经验”这个环节;而同时由于求职者学历的普遍上升,用人单位在“经验”上的权重越来越大。从这个意义上不难发现,当下就业市场的最大不对等就是应聘者实践经验的短缺和用人单位的看重。因此说,单从经验的角度而言,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完全当得起这些尚未出师的“准老师”的引路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弥补教育硕士在经验上的缺憾,而这种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对于每个教育硕士的成长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其次,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两类,一种是偏理论研究的学术型硕士,另一种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型硕士。而教育硕士显然属于后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将来还是会走向一线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更加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和实用性,请这些一线经验丰富的中学名师培训来授课,就是回归到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这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不应该一提到研究生就觉得应该多么高大上,甚至对于部分专业研究生而言,贴近实际才是学科发展的最好办法。这样一来,把实践观念引入硕士培养,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除此之外,“中学名师成硕导”的现实意义还在于,这是对“唯学历论”“学历至上”“证书至上”思维的有力回应。从近年来的一些求职过程中发生的新闻事件中不难发现,文凭不是通行证,学历也不等于能力。市场导向下的用人方向越来越注重真才实学、注重真本事,这是积极可喜的变化。

  因此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学名师成硕导”非但不奇怪,反而值得我们鼓励。这样固然不是说大学校园里的硕导不如一线教师,只是在教育硕士这个“综合性产品”面前,固然需要大学教师的传到授业,更离不开来自一线教师的指点帮扶,二者结合,才是一种强强联合。如此不仅对教育硕士本人,对于国家的硕士培养方案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文/张璐(兰州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