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伪慈善”过后,如何抚平精神创伤

来源:红网 作者:宋潇 编辑:夏熊飞 2016-11-21 00:08:5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一段“揭黑”视频,引出一场诈捐事件。今年11月初,一场“伪慈善”风波引起广泛关注,直播平台“快手”已经冻结相关人员账号,并联系警方核查真相。事件尽管已经过去半个月了,但带给当地村民的心理阴影仍未消除。多位村民表示,至今“不相信外人”。(11月20日《新京报》)

  “伪慈善”风波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对于话题热度而言,它可能会被一波又一波新闻热点所盖过,在此起彼伏中,渐渐被围观群众所淡忘,消失在风里。但对于那群遭遇“诈捐”的村民来说,他们自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被人当枪使,直到此刻,他们可能仍然还没有察觉到,外界对于自身遭遇的同情,可能已经没有当时的热情。或许,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下一次再看到那些排着车队裹着厚厚的钞票,要求他们拍照的人,要躲得远远的……

  在同情他人遭遇时,我们总是义愤填膺;在修补信任关系时,我们却习惯浅尝辄止。很多时候,对于一些伤害弱势群体权益的事,我们总是以一种“不应只追究谁的责任”“不该止步于此”的逻辑,将一些复杂问题简单化,导致忽视掉当事人的精神损失补偿。以为物质关怀能够弥补一切,其实却只是人文关怀缺失的另一种表现。尽管“快手”平台已经冻结了相关人员账号,但不排除类似的事件还会在其他平台重演,既然“假公益直播”已经沦为了涨粉的一种方式,那么也就说明,这种畸形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还依然存在,可能这一次是出现凉山州的贫困村,下一次也许就会是在千千万万个贫困县贫困村。

  当然,贫穷问题在目前的中国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消除,但不代表我们对于贫困地区老百姓的伤害就该熟视无睹。事实上,我们防范不了下一次“诈捐”事件的产生,但可以有相应的补救措施。在网络技术纷繁复杂的变换过程中,或许“伪慈善”在日后还会以不同形式卷土重来,正因如此,以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的处理方法应对类似事件,就要比单纯地冻结账号、取缔直播平台要来得更加客观理性。比如,“伪慈善”的潜在危害是,让一些本身就处于弱势、缺乏辨识能力的贫苦民众,变得更加弱势,加剧与外界的分化和隔膜,表面上的经济水平差距,可以通过政策扶贫、社会救助来缩小,但观念上的贫瘠和精神空虚,却无法用物质关怀来修补。

  命运的安排和生活所迫,让这些贫苦老百姓就像一只寄居的蝼蚁,虽然每天要忙着为生存考虑,他们也依然有着“生而为人”的底气。我们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别人的痛苦,但若感同身受,谁还能淡定自如?善良的观察者,应该为一些弱势群体的不幸感到更大的不幸,而不是单纯的同情或者短暂的关注。一场“伪慈善”风波,牵出了太多直播平台的负面阴影,拔出了萝卜却并没有带出泥,下一次,又是哪些无辜的群众,来为道义的原罪“买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又如何重塑格局?

  没有对等的权利,再多的帮助有多少意义?“不相信外人”,又是如何的失望,才能说出这么一句?今年获得“雨果奖”的《北京折叠》,里面有这样一段对于阶层分化的描述:人类社会的分化,本质上是源于技术的发展,而由技术发展导致的观念差异,最终会将人与人的隔离,上升到不可调和的局面。确实,反观如今的网络技术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虚化,而贫富差距,也不再局限在以往的收入数字对比,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这样,村民“不相信外人”,本质上是我们这些外人的共同责任缺失。缺乏对贫穷的持续关注,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只会让“伪慈善”事件如同割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地发生,制度的缺陷可以循序渐进地修复,但精神创伤,又能花多少时间用多少人力物力才来完全修补?

  你我都是曾经遭遇不幸,或者目睹他人不幸的个体,同情他人容易,以平等姿态感同身受却不容易。当我们从一页悲剧翻到下一页悲剧,请不要只是无谓的叹息,多一些情感认同,少一些追责套路,可能只有这样,才算是给当事人最好的精神慰藉。

  文/宋潇(西南科技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