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成龙摘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桂冠的消息传来,各界都对其表示了高度的赞誉,这是华语电影人第一次在“奥斯卡”的舞台上获此殊荣,值得庆贺,值得骄傲。然而,高兴过后,笔者不免想到了我们的电影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曾经的华语电影也经历过无比辉煌的时期,直到现在,依然被许多人所津津乐道。而如今,每一年选送“奥斯卡”的片子都会遭到网友的一片冷嘲热讽。看起来,中国电影事业愈发繁盛,没错,一部部小鲜肉主演的片子票房动辄上亿元,中国电影票房居高不下,电影市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但细看之下,这些电影有哪几部评分达到六分?我们深刻贯彻了“矮子里面拔高个”的原则,一部豆瓣评分达到七分的电影对我们来说都很好、很满足了。吐槽声不绝,但观众依然络绎不绝。究其根本,到底是我们真的黔驴技穷拍不出好片子,还是将拍电影的心用在了别处。
现如今,粉丝电影成为了电影界的主导者,导演选片的准则不再是剧本,而是演员人气高,大IP,有粉丝基础,满足这三点,就可以开拍了。一档综艺节目都成为了电影创作的蓝本,花费不到两星期拍摄出来的电影就这样和观众见面了,想不到的是观众趋之若鹜,原因无他,作为故事原型的综艺节目粉丝多,找的演员粉丝多,满足这两点,片方自信满满,粉丝只顾舔屏,谁还会在乎情节好坏。
2015年电影《百鸟朝凤》的制片人方励当众下跪,只求给电影增加排片,我们姑且不论这种行为的好坏,可也足见背后的无奈。因为同期上映的电影足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迎合观众的需求,影院自然有“好眼光”,而用心制作的旨在宣传传统民间艺术的片子则在利益为上的商业氛围中被抛弃了。在片方的恳求和众多演员的号召下,排片增加了,但情况并非好转。所谓烂片票房却高得吓人,投资方乐见其成,于是继续投资,继续拍摄同样水平的电影。长此以往,用心做电影的人越来越灰心丧气,因为没有迎合观众的需求,因为他想要展现的是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价值,所以无人问津。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又如何看到华语电影真正走上正轨,绽放光芒。
我们常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物欲横流,利益蒙住了许多人的眼,人气和长相成为演员标配,成为电影制作的准入门槛,演技被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这是这个坏时代的劣根。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值得寄予期许的好时代,还有那么多用心拍电影的人,他们在艰难的过渡时期依然没有放弃做好片子,坚持本心,执着地做一个“傻瓜”。也依然有一群执着追逐好片子的观众,他们不看外在的皮囊,而是努力挖掘电影的精髓,他们在告诉那些想做好电影的人:还是有人懂得欣赏电影的。2016年一部《湄公河行动》让我们得到了安慰也生出了一丝期待,华语电影似乎没有那么糟。我们的演员努力演戏,我们的导演用心制作,我们的观众全身心投入,这是三方互相给予的尊重和信任,也是对电影创作最大的尊重。
所以,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可以在“奥斯卡”的舞台上看到华语电影熠熠生辉。当我们的演员坚守演技是第一准则时,当我们的导演不忘初心用心制作时,当我们的投资方少一些利欲熏心,多一些价值导向时,当我们的观众不再嚷着为偶像增加票房,而是怀着想看一部好电影的心态去观看时。到那个时候,演员不再被说是“蹭红毯”,而是带着自己的作品真正去走红毯。或许我们就可以期待一下了。
文/刘曼玉(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