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不“秀”的真人秀不叫真人秀

来源:红网 作者:徐佳 编辑:林旻煜 2016-11-11 00:05:1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真人秀因其所具有的一定纪实性、娱乐性、竞技性而广受大众的欢迎,近一个月来,许多的真人秀节目霸占着荧屏,比如《真正的男子汉》《爸爸去哪儿》《一年级》《蒙面歌王》等等。真人秀一直因为其“真”字,受到观众们的接连吐槽“明明就是按照套路来的”“说好的真呢?”但别忘了,真人秀不仅有个“真”字,还有个“秀”字,说到底,它还是个在电视上靠“秀”来赚取收视率的节目,从来不秀的节目只有一个,那节目叫纪录片。

  都说真人秀是有一定的剧本安排的,其实也可以理解。

  从电视台来看,节目的“秀”能博得收视和广告的高利益。除了新闻,所有的电视节目都要依靠广告商的赞助存活,而广告商投资的多少是由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来决定的。如何提高一档节目的收视率,邀请人气偶像、设置具有冲突矛盾性的内容、安排有趣的娱乐游戏或传播满满的干货知识等策略都是节目制作者不二的选择。

  真人秀既然是娱乐节目,有趣和冲突的情节就是最能吸引观众的要素。如果没有情节设置的话,我们怎么看到《爸爸去哪儿》中阿拉蕾看到董大力变成树以后嚎啕大哭的感人场面?又怎么能看到《真正男子汉》中张蓝心和刘队长隔着屏幕都能让你激动的相亲场景呢?这些节目又怎么能从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名气和利益双丰收呢?

  从明星本人来看,“秀”是他们正常的形象管理需要。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曾提出拟剧论,他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成员就是在这个大舞台上表演,并希望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为了更好地表演,人们可能会区分一个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前台”,和一个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后台”。连普通人都会将自己的生活分为前台和后台,并在前台表演好自己。反观明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参加真人秀电视节目,踏上他们认识的前台,在这里尽力表演“秀”出最好的自己,塑造自己想要被受众接受的形象,又有什么不可呢?

  从小就被教育“慎独”的我们,长大后又怎能反过来要求别人“秀独”?只要我们身处公共场所,就有责任和义务展现一个更好的自己,尽量让别人看到我们的优点,而不是把缺点都显露出来说:“看,这就是我,你必须要喜欢我,因为我很真实,一点都没有秀。”普通人在一般场合下都无法做到的事情,注重形象的明星在镜头和全国观众面前,又怎么能做到?

  而且明星不管签约任何节目都一定会考虑一个条件:能否塑造维持自己良好的荧幕形象?如果节目中为了展现真实而伤及了明星的个人形象,那这个节目恐怕就得被撤了。

  从节目主题来看,“秀”并未脱离节目本身的主旨。就笔者对真人秀的观察而言,这些节目并未出现过很不合节目主题的情节安排,大多都是对明星进行一定的人物限定、安排一些有趣的竞技游戏以及设置对垒等环节制造冲突矛盾。这些所有的安排都是围绕着节目主题的,比如极速挑战中明星的对垒PK、韩国爸爸和中国儿子语言的沟通障碍、蒙面歌王中评委假装不知道歌手是谁等等。这些安排不仅能让引起观众对节目的好奇,同时还不影响节目的主题。

  真人秀的确需要一定的纪实性,这是这类节目区别于电视剧的根本特点,也能满足观众对遥不可及的明星个人生活的窥探心理和娱乐心理,但一直抓住其“真”的特点不放,未免有些较真了,毕竟它不是一个不注重收视率的纪录片作品,怎能做到不秀?

  文/徐佳(湖南科技学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