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莫带着文化焦虑看待万圣节的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宋潇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2016-11-03 00:05:48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西方传统的万圣节着实在国内受到一番热捧:网上出现各种过节攻略、年轻人乃至孩子兴致勃勃制作南瓜灯……数位家长表示,孩子的幼儿园很早就开始组织要过万圣节,同时有家长担心,这样的风气会影响孩子们的价值观。知名阅读推广人、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袁晓峰表示,孩子们可以过万圣节,也应当乐于吸纳优秀外来文化,但热衷洋节有时也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11月1日中国新闻网)

  热衷洋节就“缺乏文化自信”,这位专家的言论一出,可能会立刻招致非议,有人会认为专家过于“较真”,有人也会批判专家是在曲解西方文化。然而,争议过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的价值,已经持续了多年。可问题在于,即便是在反复争执的情况下,人们也依然在过着万圣节。就跟争议该不该过圣诞节一样,其实在这些西方传统节日渐趋“中国化”的背后,是文化的交融以及社会心态的变化。也就是说,看待万圣节,不能仅仅以“缺乏文化自信”来简单定性。

  事实上,站在专家的角度,会认为万圣节所传递的文化,对小孩子的身心成长有负面影响,这种立场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万圣节原本的主题是鬼怪、吓人、惊悚、玩乐,以及与死亡、魔法、怪物有关的事物,专家以此牵扯文化焦虑本无可厚非,可过度的焦虑也很容易给群众带来误导。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会经常跟孩子灌输“万圣节没有意义”“圣诞节不是你该过的”之类的价值观,久而久之,在一些孩子心中,便对西方传统节日形成了一种曲解,甚至出现“盲目排外”的偏向逻辑。

  其实,我们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引导人们看到万圣节的有益价值,而不是试图用一些负面例子,来诱导群众否定西方节日。万圣节在中国,早已没有了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孩子们的节目,也是年轻人化装舞会的节日,越来越多的人把万圣节过得像“狂欢节”,把圣诞节过得像情人节,情人节又过得像儿童节,诸如此类,其实大可不必一味否定。因为,从整个文化互通层面来看,这种节日气息越来越浓的状态,是社会心态转型的必然,往大了说是传统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体现,往小了说则是人们心理接受程度的提高。

  应看到,在以往对于万圣节的争议中,很多人都陷入了“习惯性质疑”的误区,甚至是“盲目排外”。其实,不管我们如何争议,最终的归宿还是要回到呵护孩子身心成长上。专家的担心,无非是出于对文化的庇护,但这种庇护,有时也会演化成一种文化保守。更应看到,相对于一些西方国家的人来说,中国人普遍都还是比较腼腆的,也是比较缺少幽默感的。借助万圣节这样一个盛大的节日,很多中国人终于找到了情感宣泄的途径,找到了一处抚慰心灵“港湾”,又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这些西方节日过度娱乐化,也映射出很多人的浮躁心态。但无论怎么说,过度评判这些节日的利弊并没有任何意义,它最多也就给国人营造出一种情绪幻觉,至于要不要过这些节日,本身每个人就有自己的答案,又何须追问出个所以然?

  正如袁晓峰所说“多接触点西方文化没什么不好,眼界不要太狭隘”。至于想不想过万圣节,怎样过得更好,应该没有一个完全适合的衡量标准。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讨论该不该过万圣节,而是拷问自己:万圣节的意义在哪?

  文/宋潇(西南科技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