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十大金策】彭小奇:免费师范教育“精准扶贫” 让乡村小学教师能“走下去”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丹 编辑:胡冲 2016-10-30 10:09:26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彭小奇接受采访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丹 长沙报道

  近日,为深入开展湖湘智库行动,宣传推介湖湘智库研究优秀成果,为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献计献策,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了推选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活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彭小奇提出的《强化教育扶贫力度 创新免费师范教育——湖南省农村小学教师培养补充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获得推选。

  10月25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彭小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抓好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对于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免费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小学教师教育与补充机制的重大创新,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直面现状 创新机制引领改革潮流

  目前,湖南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素质不高、流失严重”的现状,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生源质量不高、专业情意不牢、教学技能不强、学科知识不宽、就业机制不畅”等问题。

  从2006年起,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初中起点五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计划”。

  为适应小学教师学历逐步本科化的发展趋势,2008年,又启动了“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计划”。

  针对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免费师范生生源质量不够理想,理论基础不扎实,学科水平不够高,以及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免费师范生可塑性不够强,教师职业技能不突出的问题,学校于2010年在全国创新性地实施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

  功在当下 两个“改革”促进免费师范教育

  彭小奇指出,应该改革创新免费师范教育的基本制度,采用不同学制,培养不同学历层次的优秀小学教师,同时应改革录取招生程序,选拔录取“乐教适学”的优秀学生,从“入口”把好生源质量关。秉承“按需培养、公费培养、定向就业、定期服务”等原则,在培养经费和就业方面实施政策倾斜,“这样我们可以把握好入口、培养和出口三道大关!”

  那么应该如何改革创新免费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呢?彭小奇建议,应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构建“高校—地方政府—小学”三地一体协同培养优秀农村小学教师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突显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创新教学方式手段,增强人才培养实效;实施全程实践教学,涵养学生教育智慧;营造浓郁育人氛围,注重学生的专业情意教育。

  坚持特色 打造小学教师培育“金字招牌”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培养优秀小学教师为办学特色的师范院校,有着“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长期以来,坚持“培养小学教师,培训小学教师,研究小学教育”。

  其免费师范教育改革研究,2010年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2015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最高奖并成为当年湖南省十大教育新闻,2016年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小学教育专业连续三年在全国专业竞争力名列第4。

  彭小奇介绍,从2006年启动公费师范生培养项目以来,截至2016年,学校已在全省14个市州、123个县市区录取了公费师范生16775人,已有6届公费师范生5954人毕业,为湖南输送了一大批献身农村基础教育的优秀小学教师。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好,综合能力强,深受用人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谈及“十大金策”评选,彭小奇感触很深:“如今我们的农村小学教师群体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数量补充和队伍稳定问题,实现了‘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目的。本次入选‘十大金策’,在倍感荣幸的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希望对推进精准‘教育扶贫’、为促进教育公平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