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0月27日,一篇名为《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一时间多人转发、讨论。文章中,作者一直以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为傲。但进入名牌大学以后,作者以比她优秀的人为参照物,发现自己事事不如人,由此开始焦虑、自卑;但在和自认为活得不如自己的人的比较之中,又得到了一丝安慰。
看完这篇文章我只想讨论两个问题:为什么学习成绩变成了大多数人眼中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我们的自信真的要建立在和别人比较的基础上吗?
应试教育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安全感”很高的帐篷,如果身处其中的人缺乏一定的自省能力,那么很容易形成一定阶段内眼界的短视和思想的功利,以为取得了某一个学习阶段的胜利,拿到全校前几名,人生就能走向巅峰。上初中的时候,很多人的人生目标是考个好高中;上高中的时候,目标变成了考个好大学;上了大学,能不能再上个好的研究生?
而当升学的过程走向终结,帐篷再也不能为我们提供栖身之地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帐篷的高度并不是真实世界的高度,原来带给我们自信、让我们树立自我认同感的学习成绩已经被社会维度的多样性击得粉碎,倏然之间,我们变得无所适从。
我们为什么这么钟情于或者说习惯于把学习成绩当做衡量自己的标准,又不断地拿它与别人作比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不费力气。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有很多种,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但找到这些有效释放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冥思苦想、不断尝试,同时还需要家庭、学校、城市等一系列社会资源的支持。而在这一切都对欠缺,自己的思考意愿又屡屡不在线的情况下,直接把应试教育的那一套评价体系搬过来,实在是再省事不过了。
上大学之前,人和人之间的比较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上;而到了大学之后,这种比较的维度不再那么单一,而是渗透到了其他方面:长相、家世、社交、见识、情商等等。这时候,原来奔着学习成绩单线发展的姑娘小伙儿们发现,除了学习之外,自己一无所有,由此便开始焦虑、自卑。可是某一天你忽然发现他们又瞧得起自己了,这不是因为他们停止了比较,而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认为活得不如他们的人。
在我看来,这样的自信和自卑都是有些畸形的。一个人的自信应该建立在自我比较、自我实现程度评估的基础之上。人比人,永远气死人。如果你没有那个坦然面对差距并能不断努力缩小差距的心气儿,那就别沉溺于有人活得比你好的自卑感当中,也别沉醉于还有人活得不如你的愉悦感当中,因为这两者如果控制不好,都会变成毒药。
我一直很喜欢苏格拉底的那句“认识你自己”。感到自卑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意识到把学习成绩作为自我价值实现主要途径是不妥的,我们迈出了认识自我需求的第一步;但与此我们还应该看到,由成绩排名带来的比较惯性让我们把自信的获得建立在了和别人作比较的基础之上,我们必须开始改变、丰富自我评价方式,寻找自我价值实现的多种途径,少做些没头脑的畸形比较。
文/王荟萃(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