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十送红军》唱响张家界 经典红色文化成旅游新亮点

来源:红网 作者:王建军 李金 郑龙腾 编辑:戴科 实习生:熊颖 2016-10-17 19:42:35
时刻新闻
—分享—

张家界市永定区群众代表合唱经典红军长征歌曲(王建军摄影)

桑植民歌《十送红军》在张家界市永定区的湘鄂川黔苏维埃旧址里传唱(王建军摄影)

少先队员朗诵纪念长征的诗歌(王建军摄影)

张家界经典红色文化赢得将帅子女阵阵掌声(王建军摄影)

  红网张家界10月17日讯(通讯员 王建军 李金 郑龙腾)“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二送红军大路旁,红漆桌子路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祝愿红军打胜仗。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双拉着长茧手,心藏黄连脸在笑。四送红军过高山,山山包谷金灿灿。包谷本是红军种,撒下种子红了天……”

  10月17日,桑植民歌《十送红军》《马桑树儿搭灯台》在张家界市永定区的湘鄂川黔苏维埃旧址里唱响。在张家界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上,张家界各族群众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红军的长征精神。

  桑植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余晓华动情地介绍说:“这块诞生、成长了红二方面军的红色土地上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81年前的那一幕——军号声划破了桑植刘家坪干田坝傍晚的宁静,红军集结出发了。乡亲们自觉排成长队,随着队伍十里相送。姑娘、媳妇望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动情地唱起了桑植民歌《十送红军》。”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当红军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自个儿移花别处栽: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来我一年等,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

  这首被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唱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经典桑植民歌,是由红军师长贺锦斋改编,讲述着她与夫人戴桂香凄美的爱情故事。1928年,南昌起义失败后随贺龙回到家乡的贺锦斋,与她年轻貌美的妻子,在昏暗的油灯下,改写了《马桑树儿搭灯台》的部分歌词,并教会了妻子戴桂香。在与妻子相聚不到半年,队伍就开拔了,在一次战斗中,贺锦斋为了掩护贺龙撤退,不幸中弹牺牲。从1928年贺锦斋牺牲后的71年里,妻子戴桂香一直守望着丈夫贺锦斋,一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握着马桑树叶离开这个世界。

  “每次唱起这首歌,总让我充满激情,也会激励和感染所有的人。”来自贺帅家乡的歌手陈海英这样介绍说。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冲破敌军140个团兵力的围追堵截,从刘家坪出发长征。贺龙站在刘家坪干田坝的高地上,望着17000红军将士和十里相送的父老乡亲,动情地说:‘我们还会打回来的!’”吉首大学教授汤义介绍说,“贺老总这一去就是几十载,再也没有回到湘鄂川黔,再也没回到桑植,没回到洪家关!红军长征后,贺氏一族留下了72名寡妇;桑植县留下了3000多名红军遗孀!”

  无数次朗诵过由余晓华创作的诗歌《故乡之恋》的汤义,朗诵时总是饱含热泪。他说,这首诗歌会让所有的人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激励人们建设好自己的家乡。

  “《十送红军》《马桑树儿搭灯台》《门口挂盏灯》等红色歌曲,不仅传承着红军伟大的长征精神,现在还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经典曲目,为国内外游客传唱。”张家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天保介绍说。“张家界是诞生、养育、成长红二方面军的红色土地,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多年来在张家界绽放出绚丽多姿的精神和物质文明之花。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张家界人民在红军长征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实现了从老少边穷山区到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的转变。正在实施‘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道的旅游胜地,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