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创新敢为人先,科技志在民生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易木 2016-10-17 20:20:51
时刻新闻
—分享—

  10月17日上午,“迎接党代会建设新湖南”全省科技创新成就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杨治平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列举数项成果,力证科技创新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有力保障。(10月17日红网)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依靠创新驱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近些年,湖南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曰“创”,二曰“新”,有“创”方能有“新”,而求“新”必须有“创”。创新的主体是人,但人的天性中有守旧的一面,所以,若让创新得以发生,首要的一点就是有志于创新之人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

  敢为人先,正是湖湘文化的精髓。

  数千年的中华史册中,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新开拓精神,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笔印迹。近代以来,湖南更是涌现出一批批敢为人先的仁人志士,屡屡力挽狂澜,成就旷世伟业,中国的命运因之而改变。正是这种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使得湖南在科技创新领域,从一开始便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省市的特点和优势。

  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有勇于创新的人,也需要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需要有助于创新的制度保障,更需要有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机制、体制保障。

  在创新人才的储备上,湖南不仅注重高精尖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科研院所改革,也重视全省公民基本科学素质的提升,重视大众创新深厚基础的培育;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上,湖南不仅通过“核心先行、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的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创新示范和引领作用,还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保驾护航;在制度保障上,湖南不仅推出了“三年行动计划”和众创空间建设等“五大行动”,更是推动科技管理工作重心由研发管理“小局”向创新服务“大局”转变,出台了一系列的为普惠大众创新创业营造新环境的创新创业政策;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上,则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两个70%”的创新激励政策,激发科技创新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快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创新既需要科技精英的参与,也需要大众的参与。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在其《创客》一书中指出的“网络的美妙之处在于将发明工具和生产工具大众化”,就是对互联网深刻影响下的当代创新所呈现出的新特点的深刻见解。信息化时代,创新不再是专属于精英们的事情,而是以大众化的形态存在,使“大众创新”成为可能。

  近代以来,在挽救国家危局的一次次努力中,湖南人为国家贡献的不仅是精英人士,更有无数默默无闻却同样不可或缺的千千万万普通人。换言之,湖湘文化从根子就有相信大众、倾向于激发大众创造力的气质,而大众更有主动而为的积极性的胆识。一系列针对大众创新的鼓励性政策,让人们对湖南的大众创新有着更多的期待。精英的创新与大众创新相结合,发明创造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对创新成果的珍视与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措施相结合,使得创新能够快速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科技创新的目的绝非科技创新本身,而是使创新成果服务于社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在这一点上,湖南的认识尤其深刻——一个最重要的表现便是科技创新与精准扶贫的结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目标,贫困群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将科技创新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正是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技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事物。湖南将自己的科技创新与国家的“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主动为国家战略服务,而这,正是湖湘文化中胸怀天下特质的体现。

  秉持湖湘文化特色,胸怀天下,志在民生,齐心打造科技创新“湖南元素”“湖南经验”“湖南现象”,湖南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可期。

  文/张楠之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