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刘显泽:打造“芙蓉工匠” 助推“制造强省”

来源:红网 作者:刘显泽 编辑:司马清 2016-10-07 09:25:0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为深入开展湖湘智库行动,宣传推介湖湘智库研究优秀成果,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献计献策,省委宣传部主办了推选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活动。经专家小组初审,筛选出35项研究成果作为“十大金策”参选项,并由专家小组进行“智库点睛”。红网现集中刊发这些研究成果,欢迎广大网友分享、评议、投票。(点击进专题及投票地址

 

  一、所提对策的依据

  1.《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其中,把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作为制造业强盛的重要支撑。

  2.《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简称湖南“1274行动”)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打造大批“工匠湘军”。

  3.世界制造强国高度重视工匠和工匠精神培育。德国早在1969年颁布《职业教育法》,确立了“双元制”的法律地位;英国提出了“技能立国”理念下的高技能人才开发新举措。

  二、现状及问题分析

  1.湖南制造既不大也不强。湖南制造业与同属中部省份的湖北差距较大,具体见下表。

  表:2013年湖南、湖北制造业相关数据比较

省份

总人口

(万人)

制造业总产值

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制造业企业总利润(亿元)

总量

(亿元)

占全国比重(%)

湖南

6691

28732.71

3.17

89.3492

1794.79

湖北

5799

36221.96

3.99

92.3818

2192.64

  2.影响湖南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制造强国高技能人才长期占到技术工人总数的40%以上,2014年湖南高技能人才占比仅为6.4%;2014年,湖北高技能人才达到210余万人,湖南高技能人才仅为100余万人。

  3.湖南技术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项目组调研了30家制造企业,数据显示,无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占47%,技师仅占5.8%,高级技师仅占1.35%。

  4.现有高技能人才中,通用工种多,特殊工种极度匮乏,部分工种存在高技能人才断层危机,不少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年龄偏大。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1.湖南素有“芙蓉国”之称,“芙蓉XX”已经成为湖南人才品牌,如“芙蓉学者”。以此类推,把“芙蓉工匠”作为湖南技术技能人才品牌,能够充分体现湖湘文化与工匠精神融合。“芙蓉工匠”是“工匠湘军”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代表,是湖南制造升级之基石,强盛之利器!其核心内涵是:有湖南人特质,有工匠精神,有精湛技艺,有创新本领。

  2.产业升级的本质是人的升级。建设制造强省,必须建设“工匠湘军”,需要“芙蓉工匠”的引领和带动,重点培养“芙蓉工匠”新生代。

  3.“芙蓉工匠”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中高职有效衔接、校企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尤其要创新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四、相关对策措施

  1.实施“芙蓉工匠1211工程”。工程的基本内容:建设100个“芙蓉工匠”培养基地,树立200个“芙蓉工匠”培养标杆企业,共建100个“芙蓉工匠”培养本科专业,培养10000名“芙蓉工匠”新生代,打造“芙蓉工匠”培养航空母舰,助力湖南制造扬帆远航。通过本工程实施,建立健全“芙蓉工匠”培养体系,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一是建设100个“芙蓉工匠”培养基地。重点支持建设30个“芙蓉工匠”培养本科基地(转型10所地方本科院校为应用技术大学,支持20所卓越高职院校试办“芙蓉工匠”培养本科专业),遴选建设70个“芙蓉工匠”培养衔接基地(60所省级以上示范性中职学校、10所省级以上示范高职院校),形成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芙蓉工匠”培养格局。

  二是树立200个“芙蓉工匠”培育标杆企业。瞄准制造强省12个重点产业,遴选200个“芙蓉工匠”培育标杆企业,与100个基地联合打造“芙蓉工匠”培养航空母舰。标杆企业是现代学徒制示范,与“芙蓉工匠”培养基地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是“芙蓉工匠”培育示范,以员工技能培训为基础,构建“芙蓉工匠”成长通道,到2020年,标杆企业“芙蓉工匠”占技术工人比例达到20%以上;是技术创新示范,与“芙蓉工匠”培养基地联合设立技术创新中心和“芙蓉工匠”工作室,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整体推进“工匠湘军”培养,带动全省制造业技术工人整体素质提升。

  三是共建100个“芙蓉工匠”培养本科专业。根据制造强省现实和潜在需求,动态发布“芙蓉工匠”培养指导专业目录。按照“满足需求、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总体思路,共建100个“芙蓉工匠”培养本科专业(10所应用技术大学共建设50个“芙蓉工匠”培养专业,20所卓越高职院校共建设50个“芙蓉工匠”培养本科专业),70个中高职衔接基地遴选示范性特色专业与之衔接,形成“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贯通培养的“芙蓉工匠”培养专业体系。

  四是培养10000名“芙蓉工匠”新生代。在企业45岁以下技术工人中遴选培养5000名,在院校在校生中遴选培养5000名。企业培养对象每年遴选1000名,采取学校进修、国外研修、跟班学习、项目攻关等多种方式,快速提升他们的技艺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院校培养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即初中毕业生2000名,采用“3+4”(中职3年,应用技术本科4年)方式培养,中职和普通高中毕业生各1000名,采用四年一贯制(应用技术本科4年)或“3+2”(高职3年,应用技术本科2年)方式培养,高职毕业生1000名,采用专科转应用技术本科方式培养。

  2.完善“芙蓉工匠”保障机制。创新“芙蓉工匠”培养机制,探索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培养途径和方式,出台《湖南省校企合作条例》,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完善“芙蓉工匠”成长机制,进一步扩大“工匠湘军”培养规模,夯实“芙蓉工匠”成长基础,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芙蓉工匠”快速成长。健全“芙蓉工匠”经费保障机制。

  (刘显泽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所长)

点评专家:周小毛 省社科院副院长

  点评内容:

  该课题围绕《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提出了“芙蓉工匠”的崭新概念,这对于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打造湖南制造业的4.0版、实现湖南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作者在分析湖南“芙蓉工匠”数量不多、结构不优的基础上,设计了建设100个“芙蓉工匠”培养基地、树立200个“芙蓉工匠”培养标杆企业、共建100个“芙蓉工匠”本科专业、培养10000名“芙蓉工匠”新生代的“芙蓉工匠1211工程”,以此打造“芙蓉工匠”培养航空母舰。这个工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理念前沿,既具有现代气息又接湖南地气,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不失为建设制造强省的开拓性建议。该建议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省教育厅已着手在有关本科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实施,研究成果进入了决策。同时,“芙蓉工匠”名称与湖南芙蓉国的别称非常契合,芙蓉又是美丽的鲜花,很有美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