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于振宇 陈勇 通讯员 赵宗山 向佐柏
上回说到,1935年11月4日,刘家坪会议正确地决定了红二、六军团战略转移的方针,完成了指导思想上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转移的转变。会议一结束,红二、六军团所属部队集中桑植地区进行休整,开始部署转移行动。
根据军委分会的安排,这次战略转移,吸取了中央红军长征和红六军团西征探路时的经验教训,事先进行了一系列周密的准备工作:从党内到党外,从上到下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整编部队序列,建立各级政治组织;从后方和领导机关抽调人员补充部队,将分散的地方武装成建制编入红军主力,广泛发动群众参军;精简行装;加紧开展军事训练;加强内部整顿;同时在刘家坪一带修筑防空壕和掩蔽体,麻痹敌人,使其误以为红军要固守根据地,放松对红军的防御部署。
通过这些准备工作,红军部队人心稳定,目标明确,机动力、战斗力大为加强,为顺利完成战略转移打下了重要基础。
与此同时,军委分会对选择突围方向深思熟虑。原来打算从西南方向突围,取捷径直达黔东的石阡、镇远、黄平地区。通过侦察,发现敌人在这一方向上有重兵布防,路途虽近,但要突破敌人7个师的封锁线,付出的代价肯定是惨重的。因此,军委分会决定实施大迂回战术,声东击西,首先出敌不意,向东南方向突破沅、澧二水,直插湘中,吸引敌人主力,然后折而向西,再转移黔东,挺进石阡、镇远、黄平地区。这个方向上,敌人在沅、澧二水的防守比较薄弱,而且湘中地区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红军可以得到兵力和物资的补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35年11月19日,贺龙代表军委分会正式下达突围命令。红二、六军团在桑植的刘家坪和瑞塔铺,分别举行突围誓师大会。
红二军团的誓师会场,设在刘家坪的干田坝。田里的谷子已经收完了,到处站满了红军战士。贺龙站在一个简陋的木台上做动员讲话。他说:“现在我们二军团已经有了3个师8个团,六军团也建立了红十六师,我们两个军团已有一万七千人,比起刚刚会师的时候,扩大了一倍还多。蒋介石搞来一百四十多个团来围攻我们。我们在根据地坚持了一年的斗争,人民支援红军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这里山多、田少,加上敌人烧杀抢掠,养不了我们这近两万人的红军喽!所以,我们要从内线转到外线,打到敌人后方去。外边地方大着呢,我们可以行动自如啊!”
红六军团的誓师会场,设在瑞塔铺的枫树塔。萧克向全体指战员下达了突围命令,他宣布了成立第十六师和该师干部名单,强调了部队在即将突围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王震分析了红军面临的局势,号召全军指战员发扬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完成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
部队中的大多数官兵是湘西子弟,桑植百姓扶老携幼为红军送行。桑植是贺龙的故乡,也是他开始举起革命大旗的地方,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临行前,贺龙特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洪家关,但没有进村,只是默默在村边山坡伫立了片刻。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他和许多湘西子弟最后一次看到家乡的山水。
1935年11月19日夜,除留下红十八师坚持根据地斗争外,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率领下,告别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告别了患难与共、血肉相连的根据地父老乡亲,坚定地踏上了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这正是:前路漫漫慷而慨,别梦依稀是故乡。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看《第十二回:猛虎下山飞渡澧水,神兵天降突破沅江》。
■手记
一家8口长征的革命底色
陈勇 于振宇
桑植县城东北方19公里。刘家坪白族乡干田坝,“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静静耸立。
史料记载,1935年,红二、六军团1.7万多人从刘家坪出发长征,其中7000多人来自桑植,到新中国成立时活着回乡的仅仅几十人。采访时,坐在我们面前、年已89岁的侯宗元,就是其中之一。
侯老向我们讲述,他有个叔叔跟着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再回到桑植时,贺龙问他家里还有什么人、都在做什么,他一一回答。贺龙说:“你不管他们,他们就活不下去,把他们都带到部队里来吧。”这样,他们家两代八口参加了红军长征,侯宗元当时不满9岁。长征到达陕北的,只有哥哥侯清芝、侯清平和母亲殷成福,父亲、叔父、姐姐等4位亲人牺牲在翻雪山、过草地的途中,自己因为年龄太小,被留下来照顾重伤的父亲,后寄养在一户百姓家里。
侯老的故事,敲击着我们的心:一家8口参加红军长征,不怕牺牲,甘愿奉献。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80多年前,亲历长征的红军战士,不少是十几岁或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有的根本还是个孩子,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恶劣的环境,之所以能从围追堵截中绝处逢生,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有甘为穷苦百姓谋幸福、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这种气概和精神,不正是革命的底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