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简称“深改小组”)会议首次召开以来,今已步入第三个年头。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召开的深改小组第二十次会议上,对全面深改头3年做出了生动总结:“全面深化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今年要力争把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起来”。
综合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六次深改小组会议,不难发现,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已经日渐明朗,日趋加快。记者观察到依法治国、反贪防腐和经济体制改革是今年上半年会议的重点,此外对扶贫、生态、教育等也有不同程度推进。
改革的步伐加快、力度加大,通过简单的数据对比就能获得直观感受。深改小组在2014年上半年共召开3次会议,2015年上半年共召开5次会议,今年上半年已召开6次会议。
不仅一月一次的召开频率逐步成为“惯例”,且每次会议讨论议题的平均数也有明显增长。根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统计,这三年,每年的单次会议平均审议通过的文件数由不足5项到接近6项,今年变为接近7项。
此外,会议所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搭建的框架基础上,也更加注重“血肉”的充实。《意见》甫一通过,相应措施就紧跟出台,确保了行进中高效的改革节奏。
依法治国继续成为深化改革的发力重点
依法治国领域的改革一直是深改会议的重头戏,在前19次会议中相关议题讨论多达1/4。
1月11日,《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在第二十次会议上通过。4月初,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人社部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这一意见,对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作出全面部署。今年的深改小组会在“用人”问题方面也有突破。法律顾问制度、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等重大改革应运而生。
3月22日,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的意见》等审议通过。4月18日,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规定》,明确对干扰阻碍司法活动、暴力伤害司法人员及其近亲属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今年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也将之付诸实际。
公安机关职权管理、规范执法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在今年上半年的深改小组会议上审议通过。
反贪防腐守护清明政治生态
党风廉政、反腐败斗争作为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一直以来也是深改小组所重视的。2014年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央纪委驻派机构建设的意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纪检职能。2015年第九次会议提出纪检体制改革的三举措,继续深化纪律体制改革,着力打造一支纪检监察干部的“钢铁部队”。
今年,全面深改在反贪防腐上除了运用纪检监察的“巡视之眼”,更加注重对贪腐问题的正面审视、根源切除。保护举报人制度为反腐举报定制“保护伞”,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的规定划明“红线”,这些都表明党建纪检工作正在缩小问题口径,确保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在第二十次会议上通过后,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
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这一规定。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万春介绍,此次出台的规定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对显性报复和隐性报复都作了列举规定,明确十种“打击报复”情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卞建林认为,此次规定增强了可操作性,有利于对举报人合法权益进行更为全面的保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后,一时间成为走红最快的“经济热词”。在今年深改组会议中,这一热词也是频频出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一场改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为提高供给质量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此次会议更是点明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重要检验”这一逻辑。
观察今年上半年的深改小组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重点放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激发内生动力的举措上。
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放宽放活社会投资。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从源头上防止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此次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是相通的,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最终目标是形成经济增长新机制。
从落实上看,各地“一把手”都紧紧抓住改革时间窗口,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各地区以改革举措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在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
“补短板”,直面矛盾与挑战
“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活全盘”,是今年深改小组的首次会议对如何处理改革中的难点、重点作出的形象概括。扶贫脱贫、生态保护、教育公平为补短板上的重要关节,均受到深改小组会议重视。
在精准扶贫和生态保护方面,第二十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和《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会议精神的落实是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河北、湖南两省就此通过了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意味着脱贫工作将在规章制度的指导下,有章有法地进行。
在《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的推动下,云南省出台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保护绿水青山。山西省讨论环保督查实施方案、环保工作职责规定,弥补历史欠账。
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
在教育方面,第二十四次会议着重讨论继续深化教育公平问题。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望被更进一步推动。此次会议上,还特别提到随迁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地区孩子们的上学问题,或成今后推进教育公平的工作重点。
出真招、见实效改革步伐日趋加快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目标任务要抓实,精准落地要抓实,探索创新要抓实,跟踪问效要抓实,机制保障要抓实。
据新华社公开报道统计,2016年上半年,深改小组6次会议,共审议40份文件,为全面深改“立柱架梁”,搭建起改革的主体框架。
——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依法治国不断取得新成效,践行学法用法,规范执法,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中华大地。
——纪律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从试点走向常态,高压反腐态势守护清明政治生态。
——经济体制改革措施频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经济发展内生活力。
——民生领域改革注重补齐短板,大力扶贫脱贫、加强生态保护、促进教育公平,直面矛盾与挑战,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