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9月21日电 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的困扰,我们该怎么办?日前,湘潭天易示范区一份刚刚出炉的《城市矿产综合利用推广》的课题研究,给出了答案。
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湘潭市以清洁低碳技术推广为抓手,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据该市两型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9月3日,湖南省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管委会下发了一份《关于认真做好县市区(园区)清洁低碳技术推广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试点单位要着力创新技术推广机制,形成高效的经济激励与严格执法的法规规章相结合的制度保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环境服务等为主的市场推进模式,行政资源整合、绿色通道等为重点的政府服务模式,为解决本类技术所面临的共性难题提供样板,推动该类技术的快速推广。而湘潭天易示范区被列入此次全省首批14个县市区(园区)清洁低碳技术推广试点单位,并担负循环经济技术推广试点任务。
“2015年8月,我们与长沙绿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前端回收的新模式,通过多种激励政策,努力倡导从最前端将垃圾进行分类达到垃圾减量化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目前,这种模式非常成功,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并开始向全市推广!”湘潭天易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从2015年7月开始,湘潭天易示范区开始在示范区机关以及辖区内的小学、社区安放智能垃圾回收机,与传统垃圾回收方式不同,居民通过注册登记并领取分类手册、二维码、环保卡后,即可将家中的可回收垃圾收集打包并贴上二维码进行投放。随后,工作人员会对垃圾进行扫描称重,然后送到工厂分拣。市民投送的可回收垃圾越多,积分也就越高,积分可兑换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常生活用品。而如果投递的垃圾是不可回收物,或者包含了不可回收垃圾,则不会积分。
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垃圾回收的热情,据天易示范区两型办的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尽管区内设置了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桶,但居民并无分类的概念和动力。循环垃圾分类机及积分兑礼制的实施,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对居民环保意识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在湘潭天易示范区范围内,已有示范区管委会办公楼、上水西郡、天易金霞小学等7个小区及学校参与垃圾分类回收试点,截至目前,二维码注册用户已达2000余户,分类回收废纸2540公斤、废金属1143公斤、废塑料1262公斤、旧衣服1187公斤。并且,这项试点工作得到湘潭市相关领导的肯定,并已经推广到湘潭市环卫处,市区有多个小区开始实施,并将在湘潭全市各社区单位全面开展。
在做好居民生活垃圾回收的同时,湘潭天易示范区也积极探索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作为工业企业相对密集的区域,湘潭天易示范区每年产生的工业废弃物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据示范区两型办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15年示范区各企业再生资源总量达到10000吨,如何实现这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2015年,湘潭天易示范区与湖南拓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湘潭天易示范区“城市矿产综合利用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形成了线上投废、线下交易的“互联网+回收利用”的全新模式。该平台于2015年8月开始试运营,12月正式运营,目前已注册企业会员40余家,并成功促成园区成员企业的固废交易,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天玻璃公司完成了碎玻璃交易876吨,高耐合金有限公司与湖南敏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钢板边角料的交易160余吨等,深受园区企业好评。
“该平台最终的目标是以交易服务为核心应用,行政监督管理为依托的信息化管理云平台,集行业资源中心、企业服务、数据发布、政府监督管理平台为一体,并通过引进当前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综合运用动态页面、智能化建站、动画、视频、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把云平台建设成为湖南省的城市矿产行业权威官方行业门户。”湘潭天易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湘潭天易示范区摸索出了一条工业园区废弃物从产生到消纳的全程管理,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资源的闭环流动的新模式。该模式不仅解决了园区废弃物的治理难题,而且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率达到95%。
“我们按照省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管委会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处理技术创新,引进第三方治理单位,为全市、乃至全省废弃物处置的升级转型探索一条可复制的天易模式!”湘潭市两型办负责人最后说。(戴湘宏 肖璐 何力杰 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