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张家界站9月2日讯 (分站记者 陈潇 黎治国)9月1日,参加“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湖南站活动的编辑记者走进革命老区张家界桑植县,感受这片红色土地上厚重的革命气息与老区人民奋发图强的红色激情。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余怀民,桑植县相关负责同志陪同参加活动。
采访团先后去到刘家坪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洪家关贺龙纪念馆和贺龙故居,聆听贺龙元帅的故事,采访党史专家及干部群众,参观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记者们将用文字和镜头展现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展示张家界革命老区的新发展、新变化。
在刘家坪,采访团一行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参观了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述当年发生的那些红军长征故事,让采访团仿佛回到当年那个火热的革命年代,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以及当地人民积极投身于火热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刘家坪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在刘家坪冒雨召开誓师大会,随后,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带领红二、六军团开始了长征。1986年,这里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循着红色遗迹,采访团来到贺龙桥,听取了贺龙桥的故事。贺龙家风中大义,忠勇,无畏,贺龙曾祖父贺廷宰是一位秀才,在家乡教书,同时操练武功。玉泉河水流湍急,乡民出入多有危险,素来急公好义的贺廷宰决定要修一座便民桥。为此,耗去很多财产,但屡修屡塌,直到他逝世时,大桥仍未修成。贺龙的祖父贺良仕是个武举人,有一身骑马射箭的硬功夫,为清廷官员看好。但他没有依附朝廷,相反,他本着“平等团结,和平共处”的祖训,继承父志,不断变卖家产继续修建洪家关大桥,以致家产耗尽,大桥才得以完工,取名风雨桥。这座桥现在改名贺龙桥。
来到贺龙铜像前时,采访团向贺龙元帅铜像敬献了花篮,参观了贺龙纪念馆。贺龙纪念馆建成于1996年,馆舍占地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是一座融现代建材、仿古工艺和民族风格为一体的四合院式建筑。去年,贺龙纪念馆提质改造,贺龙纪念馆面貌焕然一新,展厅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陈列面积增至近1100平方米,陈列内容更加丰富,通过声光电技术,活灵活现展示了刀劈盐税局、南昌起义、齐会战斗等场景及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图,让大家切身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及伟大。目前,贺龙纪念馆与贺龙故居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名录,并入选“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随后,采访团来到贺龙故居进行参观。贺龙故居主要陈列贺龙元帅及家人的生前用品,这里不仅是贺龙生长的地方,也是他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起事地,是他开创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也是他率领红二军长征北上的出发地。贺龙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但洪家关的故事还鲜为人知,很多人不知道从大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贺氏家族及其沾亲带故的亲戚们,英勇献身的烈士多达2050人,贺氏本家为革命牺牲109人,很多人不知道在南昌起义时贺龙率领的万人部队有3000人来自他的家乡。他们成为了南昌起义的主力军,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武装的先驱。
参观贺龙故居后,采访团分组采访了精准扶贫、红色教育、革命烈士故事等。在洪家关美丽乡村现代农业观光园,采访团感受这里美丽乡村的美丽魅力,了解到了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成功之路。2014年,桑植县在洪家关白族乡实施“美丽乡村、精准扶贫”项目,建成了近20平方公里红色文化独特、民族风情浓郁的“贺龙故里、美丽乡村”景区园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走出了一条具有洪家关速度和特点,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把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把田间道变成旅游道,把贫困人口变成就业人口。”随着途经桑植的张桑高速、黔张常铁路的开工建设,桑植县正抓住“两高”时代的到来,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开发西线旅游,谋划旅游、文化、产业等发展,不断建设开发九天洞赤溪河风景名胜区、溇水风景名胜区、贺龙故居、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芙蓉龙化石群、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打造一个集峡谷风光、洞天美景、水上漂流、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原始生态为一体的旅游资源聚集区,实现村庄变美、财源增收和整村脱贫。
此次在桑植的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进一步宣传和深入践行伟大的长征精神,展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展示了张家界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