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网络媒体走转改]江西:革命老区走出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李柯影 2016-08-26 09:54:22
时刻新闻
—分享—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李婧

  赣南等地区的振兴发展,一直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江西打出精准扶贫的“组合拳”,帮扶老区人民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同步小康。

  打通农村电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赣州市于都县电商孵化基地的销售冠军雷艳梅,致富有一套。2014年,她辞掉了北京的工作,返乡开起了网店,出售当地的脐橙、蜜柚、冬笋等特产,还招来当地贫困户一起创业。2014年11月到2015年2月间,她带领乡亲们卖出了15万公斤脐橙、5万公斤柚子,销售额达180余万元。

  阿里巴巴于都运营中心

  在于都,很多村民在积极拓展电商业务。作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于都目前已开设320个淘宝村级服务站,222个京东村点,13个农村e邮服务站,覆盖123个贫困村。于都电商孵化园主要为当地电商“创客”提供创业服务,对入驻园区企业前3年实行“注册、场地、信息、培训、网络、水电”六个免费政策。于都县商务局局长郭清峰说,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农村服务站成交订单30.94万余笔,线上成交金额7230多万元。

  在赣州市兴国县,电商还跟农家书屋结合到了一起。前厅是电商平台和蔬菜特产专区,后厅里,60多岁的钟振源在看书,“我每天都来这看一个小时的书。”“购吧、读吧、休闲吧”三位一体的设施,为村民网购商品、学习知识、休闲娱乐提供平台,实现了经济、文化效益共赢。

  赣州的电商进村工程,让革命老区的农民通过“触网”走上新舞台,带动了大量贫困户参与电商的相关就业,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易地扶贫让农民有房住、有事干

  “好牛不犁古嶂田,有女不嫁古嶂男。”从于都县古嶂村危旧土坯房搬到罗坳镇大桥移民新村的陈佛山说,“去年,我家里有两件大喜事,一是搬了新家,二是儿子娶到了媳妇。”

  与陈佛山一起搬进大桥新村的,还有142户。移民户可叠加享受多重优惠政策:对于符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条件和深山移民搬迁条件的,可享受每户1.5至2万元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补助资金和每人4000元的移民搬迁补助资金,帮助办理每户5万元金融贷款(财政贴息两年)。

  搬出深山后,村党委政府想方设法动员发展光伏产业,如今每户屋顶已安装5000瓦设备,不用拿出一分钱,全部可以到农业银行贷款2.8万,政府5年贴息。按照国家收购电价1.18元计算,每月可以为家里增收近450元,预计五年可以还本,受益时间达20年。

  陈佛山向记者展示他每天记录的自家安装的光伏发电情况

  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曾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2012年以前,由于资源匮乏、耕地贫脊、劳动力短缺等原因,华屋贫困程度深,居住条件差。2012年,党中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华屋所在政府建成了66套住房,每户占地面积90平米左右,两层半的建筑面积共225平米左右,还在村里兴建了富有特色的标志性入口景观、村史馆、农民戏台等基础设施,在山上种植了油茶、脐橙,田里种植了果蔬。

  今年80岁的红军烈属胡冬娣一家三代,曾挤在两间半破旧土坯房中,华屋新村筹建之初,没有多少积蓄的胡冬娣为钱发愁。政府补贴、文联等单位的捐款打消了老人的顾虑,他们一家最终搬进宽敞明亮的二层新房。

  搬进新房的华屋村民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山上种油茶、田间种蔬菜、荒坡养蜜蜂”的产业发展格局,油茶种植面积300亩,蔬果种植面积176亩,养蜂300多箱,还设立了农村e邮服务站点,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同时,华屋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景点;大力发展采摘业为主的乡村旅游。

  黄沙华屋的今昔对比

  据江西省政府介绍,目前,省内已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69.5万户,近300万农民告别透风漏雨的旧居。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现有83.4万户农民告别了危旧土坯房,红军和烈士遗属遗孀及后代全部住上新房。

  企业引进来,村民不出县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在于都县,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从外地回到县城打工,源于在于都工业园里开办的各类企业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于都分公司和赢家服饰是于都两家龙头企业。格特拉克目前主要生产轿车和轻型车用变速器,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变速器制造和供应商之一,为福特、通用、宝马等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赢家服饰有限公司集研发、生产、设计、销售于一体,拥有完整产业链,带动了当地服装服饰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这里离家近,我能照顾孩子和老人,所以就从外地回来打工了。”正在为女裤做质检的工人说。

  赢家服饰生产车间的工人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集群。据江西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主任李庆红介绍,未来革命老区将重点打造30个产业平台,培育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电子信息、现代轻纺等千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从“输血”到“造血”的产业扶贫

  在今年4月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农村发展,要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扶贫如果只是把扶贫基金发到村民手上,让他们自己去做事,很可能做不好。我们提供优惠政策把企业引进来,带领村民致富,才能实现精准扶贫”,兴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蓝贤林说。

  创新精准扶贫新机制、新模式,产业扶贫很关键。习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兴国县杰村乡含田村的产业发展有三个主要项目,一个是规划面积达3万亩,其中生态林面积1.7万亩、油茶种植面积1.3万亩的“万亩油茶”;一个是总投资3000万元,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运作的“千亩蔬菜”;一个是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运作的“百亩白莲”。它们将带领当地贫困户参与发展各类产业,促进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摘帽。

  正在大棚里为辣椒地除草的村民李考凤说,“家里农闲时,我就到这来帮忙,一天能挣60块哩。”该蔬菜基地已辐射带动3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务工50多人,带动对接学生营养餐蔬菜供应贫困户20户,通过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或参加基地务工等多样化形式捆绑带动农户发展。

  据介绍,贫困户可通过土地流转按不同地类每年每亩可获得400-600元收入。贫困户还可通过扶贫信贷,投入基地发展生产,公司对贫困户按20%的年收益分红。基地给每户贫困户免费提供2亩大棚,以及喷滴灌设施、种子、肥料、农药等,每户每年可增收2万元。如李考凤一样的在基地务工村民,户均年增收可达8000元。

  正在大棚里为辣椒地除草的村民李考凤

  兴国县杰村乡含田蔬菜基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江西省致力于在革命老区打好精准扶贫的“组合拳”,通过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等“五个一”模式,培植扶贫产业,存进增收脱贫。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