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一次次地问夺冠之后的中国女排队员:“你所理解的女排精神主要是什么?”多数人回答是“拼搏”。三十多年来,拼搏成为中国人民对逝去的那个时代最经典的记忆;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女排以小组第四的身份连克强敌登顶,再次为拼搏二字诠释其内涵。
不止一个才华横溢的媒体人觉得此刻无法用言语褒奖这一次气势如虹的夺冠,我如苔花,不敢学牡丹,但有一种主流讴歌之外的冲动不得不表,那就是拼搏的女排有一种伟大的“谦虚”。
在里约的深夜,脱下决赛战袍的中国女排郎平教练带领五名队员来到前方演播室接受主持人的集体采访。当主持人请教练和女排姑娘们可以就“朱婷能否出任即将闭幕的中国代表团旗手”发表看法时,郎导果断认为中国女排没有这个特权。她说:“我们服从代表团的决定,我尊重其他项目的每一块金牌,他们都很不容易。”当主持人试探郎平是否能够遂国人的期待,继续带队出现在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时,郎导不赞成这个想法。她说中国女排在其他教练的带领下也很好地发挥了女排精神。朗平曾说过这样一层意思,四年后不论自己在不在中国女排,希望女排也能雄踞在东京赛场。
不要以为这是明星人物在国际赛场上的外交辞令,或者仅仅是具有国际范的郎导面对公众的媒体素养,这是郎平骨子里的一种谦虚、内敛与低调,也是另一种自信与强大。作为一种宝贵元素,她在带这支队伍的过程中,不仅化为一切重大比赛的谋篇布局和技战术的运用,而且深深地滋养了这一群姑娘们的职业人生与精神世界。
打造这支女排,郎平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着眼于东京奥运,之前的里约之行,本意是锻炼队伍,争取奖牌。跌跌撞撞进入淘汰赛,郎导公开说,四个队我们是老四。首先碰到了苦主巴西队,郎导要求队员当最后一战打,决不让巴西队轻易过中国队这一关。每一场艰苦的比赛,赛前总是预设大比分落后怎么办?零比二怎么办?对方首先拿到赛点怎么办?她要求核心进攻队员要包容其他队员的失误,要全队努力编织一张互补漏洞的迎战之网。郎导和队员在夺冠后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与心理现象:重大比赛前,多设计过程,少设计结果;多准备艰苦,少臆想胜利。“想赢想多了就会走神”。总之,真正把姿态放低,就可获得巨大的提升空间;把拳头收回来,就可更加有力地出击。靠汗水收获的金牌,它一定是沉甸甸的低头穗。
谦虚和谦让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当记者请郎导将今日的朱婷与当年的郎平作比较时,郎平说,朱婷比当年的我综合素质强。而朱婷面对记者忍不住称她为“小榔头”时,她惊恐地直摆手。郎导自己如何谦虚,无法否认女排精神的背后其实存在着“郎平精神”,不管郎平是不是在执教这支队伍。当年,郎平称自己不是当官的料,逃离万人膜拜,到美国当穷学生,她本来年轻时就可以很富贵,却有强烈的饥饿感学英语、学体育管理,学国际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尽管郎平在执教现女排时总是讲陈中和时期的“黄金女排”,很少提她当年的老女排,但真正算得上“不忘初心”的郎平,她低姿态的进取人生已经成为影响国人给当今社会注入正能量的一段传奇。
如果说,高度的专业精神支撑着中国女排精神,那么,谦虚精神已成为女排拼搏精神的一种可贵的附加值,它让郎平坚韧地走到职业生涯新的高度,也让打不死、冲不垮、压不倒的中国女排再次笑傲世界排坛。
文/易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