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红网大型网络扶贫全媒体报道启动 帮扶报道20个县区贫困村
五郎溪村:产业扶贫将妈妈们带回留守儿童身边
五郎溪村:省里派来的扶贫队长像个“乡巴佬”
【扶贫队长日记】费志勇:20天后省委书记要来视察
相关评论:
产业扶贫打造的精准扶贫“五郎溪样本”
走好“新长征”需要五郎溪这样的样本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 怀化报道
早春的五溪大地百花盛开、万木葱绿,湖南芷江县三道坑镇五郎溪村委会内,摆放着几幅村民自绘素描图,记录着2015年4月18日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来村里指导工作,传递着徐守盛书记对村民“早晨不怕露水、中午不怕太阳、晚上不怕黑暗”的鼓励。
“人多田少饿肚皮,山高坡陡路难行;养女莫嫁五郎溪,有崽还要倒插门……”当地传唱的古老民谣,透露出曾经五郎溪村男人打光棍的比例高,道出了侗苗群众的无奈和艰辛。
五郎溪村,地处武陵山系南麓、云贵高原东部余脉延伸地带,位于芷江北部海拔千余米的明山、西晃山区,是芷江县人均收入最低、人均耕地最少、海拔位置最高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超过25%。
传说民谣讲的是过去,而五郎溪村当时贫困落后的现状确实让人牵挂揪心。全村2008人,15个村民小组,2014年贫困人口是142户504人,2015年是86户331人,低保户114户194人,五保户15人,危房户12户。耕地1520亩,人均0.7亩,村集体负债20余万元。产业结构单一,除了种一季水稻保证口粮,金银花有一定收入,其他产业没有收益,主要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劳动力840人左右,外出务工仅360人左右,残疾人有80多人,人均收入2014年底1490元。基础设施薄弱,仅通了村主干道,其他通组公路、水利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急需建设,特别是西晃山组处在西晃山半山腰上,泥巴道路崎岖,离村部3公里要走2小时,回一趟家都不容易。
脱贫的春风来了,2015年4月14日,湖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驻芷江县五郎溪村工作队进驻,一年多时间来,这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找准战术,落到心坎,付出真心扶真贫
一边是小鸭嘎嘎嘎,一边是成熟鸭子鸭毛飞溅,田达海与妻子姚小妹共同抬着一筐筐鸭子装车,在西晃山头养鸭基地里,田达海每天用他并不协调的双脚赶鸭、喂食、清理粪便、装车,而2年前他还是一个因病截肢走不出阴影的悲观者,一家人为生计发愁,8岁的儿子上学交不起学费。
扶贫工作队队长费志勇多次探访,帮着田达海修路、建棚、找市场,后来五郎溪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成立。“鸭子成活起来了就是我们生活的希望,我们全家还得靠它生活。”因为养鸭成了田达海全部收入来源,照顾鸭子就像照顾自己的小孩一样,小鸭子刚来时,满地乱跑,他很开心,现在无论去到哪里都牵挂着这些鸭子,担心它们渴了、饿了,或是生病了。
今年已经卖出8000多只鸭子,每只鸭子能赚2元左右,已经有1万6千多元的收入,田达海整个家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夫妻俩居住在半山腰棚子里,一心一意养鸭脱贫致富,尽管条件极其简陋,夫妻俩觉得要有吃苦精神和行动才能赚钱。下一阶段,田达海希望拉入更多残疾人加入,壮大养鸭产业,一起致富。
芷江县三道坑镇五郎溪村的蓝莓熟了,它果肉饱满,色泽美丽,清淡芳香,被誉为“水果皇后”。目前,仅五郎溪村第一期蓝莓就有152亩,示范基地5亩,每个贫困户种植1亩,每亩能给贫困户带来近3万元收入,它是五郎溪村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扶贫工作队来后,五郎溪村500多亩荒田被重新开发利用,陆续发展蓝莓、黄桃、金银花、杨梅、养蜂等多种产业,产业发展落实到人。
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形成合力真扶贫
过去的五郎溪村思想闭塞,纯粹靠天吃饭,与外界信息沟通不对称,最开始连村委会等场所都没有,村民集中在村支书家里开会。而扶贫工作队过来实施精准扶贫后,通过一系列举措,村民思想上发生了变化,大家对未来有了一种新鲜感,想抓住一切可能脱贫致富的机会,全村已形成了一股强劲发展合力。
62岁的张成政是五郎溪的养蜂达人,他养了40箱蜂,是全村养蜂最多的一户,在费志勇的鼓励下,他成了芷江县西晃山野生土蜂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带领着全村26户贫困户发展养蜂287箱。说起张成政的养蜂历史,已有近四十年,过去养蜂规模小,大多以失败告终,收入较低。在工作队引进的怀化佳惠物流公司提供资金、技术和蜂箱支持下,现在养蜂成活率增高,成效显然,目前全村山头分布着5个蜂场。
“收入高、见效快、社员们养蜂积极性相当高,他们很有成就感,个个都肯干。”张成政今年上半年养蜂收入近2万元,初步预算养蜂收入一年能有4万元左右。如今,作为党员的他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思想觉悟也提升了,不仅自己致富,还鼓励有养蜂意愿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共同致富。张成政表示,工作队来后,通过给党员上党课、宣讲扶贫政策,开拓知识等方式,老百姓的思想更加统一,解放了。
一进五郎溪村就能感受到的明显变化是村里文化广场的修建。在文化广场的文化墙上,这里展示了五郎溪村的扶贫思路、扶贫工作、扶贫成效。也就是在这里,举办了村博会、光伏发电并网仪式、缝纫加工厂开工仪式等各种大型活动,一个季度举办一次的村博会,让村里的农副产品被抢购一空;在这里通过开群众大会集中对村民传达工作和政策,通过上党课和开展政治教育解放群众思想,通过开展各项业务技能培训、培养群众一技之长,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既强身健体、又丰富生活。
把基层党建当作精准扶贫的龙头和核心,统领各项扶贫工作。过去党务、村务工作滞后,扶贫队精准扶贫后形成了学习经常化、调研精细化、决策民主化、落实适时化、创新特色化“五化同步”的基层党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了摸清村情,进一步解放村民思想,费志勇在驻村15天后经调研完成了《扶贫落后地区基层党组织党员年龄老化、结构失衡问题的调研报告》,改善党员年龄结构,充分发挥年轻党员的作用,提升五郎溪村党员干部队伍团结干事的能力。
用好资金,产业扶持,催生动力真脱贫
“把握好资金标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用省派工作队争取资金的平均数来做出全省最好的效果。”这是五郎溪村精准扶贫的一个特点,用好资金。
在精准使用扶贫资金上,扶贫工作队探索了用好资金项目和确定好施工队伍的有效方法:对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依法依规进行公开招投标,对100万元以下的项目根据《五郎溪村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进行邀请招投标。这样从实际出发,既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用好资金还反映在扶贫工作队的精打细算上,得知村里有办缝纫加工厂的想法,工作队觉得花钱不多,但效果明显,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多渠道筹集了十几万元钱,办起了缝纫加工厂,直接温暖了50多个家庭。
过去,五郎溪村由于贫困,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村里很多小孩沦为留守儿童,“田书记,你要是能让我妈妈回来就好了!”面对孩子们的一声声呼唤,工作队特别理解并支持村支书田昌英做出的一个决定,将外出务工的家庭妇女一个个召集回来,参加缝纫加工厂创业。
芷江县三道坑镇五郎溪村缝纫加工厂厂长张玲蓉高兴地说道:“马上加工厂将接外贸单了,村民收入肯定会增加。”张玲蓉也是被召集回乡的年轻创业者,大专毕业的她一直想创业,可惜缺乏资金和门路,如今,在田书记的帮助下,她的创业梦变成了现实,她现在每天奔波于跑市场接单,一心想着扩大生产规模,让大家有事可做,有钱可赚。
工作队帮扶是有时间限制的,工作队走了贫困户该怎么办?“扶贫主要是对贫困户扶一程送一程,帮助打好基础,关键是激发内生动力,让其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费志勇说,办缝纫厂的意图不但要稳固家庭,还要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激发内生发展能力很关键。
扶贫资金有限,扶贫项目花钱无限,为把有限的扶贫资金花在刀刃上,通过节省不必要开支,激发内生动力发展,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鼓励自主发展,无发展能力者帮助抱团发展,力争有劳动能力者人人有事做,有钱可赚。
从工作队驻村以来,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五郎溪村惊人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或大或小,从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思想转变等方面,我们看到了发展中的五郎溪村,在西晃山头,仿佛看到了满山的格桑花盛开山头,幸福之花还将继续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