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回到湖南的左静涛:每隔一段时间就想回新疆

来源:红网 作者:陈张书 陈佳文 编辑:康晓乔 2016-08-10 13:27:4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8月10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陈张书 实习生 陈佳文)“变化太大了,大漂亮了,都变成高楼大厦了。”8月8日,刚从新疆回到长沙的左静涛老人对石河子近年的发展变化赞不绝口。

  今年82岁的左静涛老人是60多年前进疆的“八千湘女”之一。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精神依然抖擞,听说有记者来采访,她热情地把记者引进家中,从房间拿出一盒珍藏多年的黑白照片。

  “这组照片记录了我一生的变化。”左静涛一边指着照片、拿着勋章,一边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照片上花季少女的脸从青涩到渐渐刻上岁月痕迹。

  左静涛出生在长沙北正街,从小跟母亲和外婆生活在一起。1950年,母亲去世,外婆年迈,她开始在长沙寻求工作机会。当时,长沙各处张贴着支援边疆、招募女兵的画报。1951年3月,年仅17岁的左静涛和几千名湘女一起,穿过锣鼓喧天的送行队伍,从长沙出发,一路到了新疆。

  抵达后,她正式成为新疆军区六军十六师的一位女兵,分在干部机关从事会计工作。

  刚去新疆时,那里还是大片大片的戈壁。在左静涛的记忆里,当地不仅物资匮乏,环境也不好。住宿条件比较差,好几个人睡在一个炕上。左静涛从照片里找出一张9个女生的合影照,“这是我们一个班的,挤在一起”。窝窝头是家常便饭,大米饭要过年才能吃到。困难时限量发窝窝头票,吃饭也得精打细算,不然吃了上顿没下顿。

  “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分在机关里。”左静涛说,相比分配到团场的同学,她的条件相对好一些。不过,下基层锻炼也是常事。刚到部队不到一年时间,她就被抽去参加大生产,每天都出去打砖。左静涛记得,当时天很热,她每天要打很多块砖,为此还获得了三等功。

  左静涛和丈夫赵永华于1955年结婚,两年后有了自己的女儿。

  1956年12月31日,左静涛转业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质勘查队(现为兵团设计院),对水利基础建设进行勘查。此后她常常随打井队在外奔波,从北疆到南疆,哪里有水源就去哪里打井,很少待在家。

  女儿赵密10岁那年,因父母无暇照看,加上气候不适,哮喘病反复发作。左静涛忍痛将女儿送回湖南老家,托给亲戚照看。赵密记得,五年级的暑假,外婆牵着她去长沙火车站(建湘路),在售票口挨个问前来买票的人,“同志,你是去新疆吗?帮我带个小孩过去行不行?”就这样,她被托给陌生人,经过四天四夜的奔波,才回到新疆父母身边。

  “作为湘女,我没有给湖南人民丢脸。”左静涛拿出一枚又一枚奖章,这不仅仅记录着老人对新疆的贡献,也牵动着她对新疆的那份关切之情。

  “母亲每隔一段时间就想回新疆。”赵密介绍,1993年父亲去世后,母亲从新疆回到长沙,刚开始每隔一两年就回一趟新疆,“我把她送上飞机,再请在新疆那边的亲戚朋友接”。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