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让中华文明与奥运文明同命共燃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晓伟 编辑:易木 2016-08-07 15:29:39
时刻新闻
—分享—

  此刻,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拉开了盛大的帷幕。里约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同时也是首个主办奥运会的葡萄牙语城市。此刻,奥运之火最终燃遍了五大洲,奥林匹克精神正在人类生活的每一片土地上熠熠生辉。

  2016是世界的“多事之年”:全球金融危机虽已过去整8年,但全球经济仍步履维艰,复苏疲软;地区政局动荡,战火纷飞,难民潮汹涌;恐怖主义的阴云弥漫全球……奥运会是全人类四年一聚的约定,是全世界人民欢聚一堂的盛宴和狂欢,它像黯淡冷夜里一场烟火,振奋着全世界人民的精神,它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们拥抱在一起,携手共克时艰。“一个新世界”,里约喊出了自己的响亮口号,世界也寄托了自己热切的期盼。

  经济发展的困境以及国内政局的动荡,让里约奥运会开幕前就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和不足:简陋的奥运村,迟迟未完工的奥运场馆,频发的持枪抢劫甚至街头枪战……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相信,首次在南美洲发展中国家举行的这届奥运,必将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一届奥运会: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但奥运精神同样光彩重生!奥运火炬依然光芒绽放,里约奥运也必将成为一届精彩的奥运。在未来的日子里回望2016年,必将发现这届奥运独特的历史意义及其背后鲜明的时代印记。

  中国梦与奥运梦是相通的。奥运始终秉承着“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理念。这是奥林匹克的精神,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始终与奥运梦紧密相连。从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擦肩而过”,到1908年天津一份青年杂志发出“奥运三问”;从参加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未能获得一块奖牌,到1984年许海峰为祖国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从1991年正式申办奥运会,到2008年申奥梦圆……百年奥运梦与中国梦偕行。曾经,奥运之于中国人,金牌数量是最大焦点,而今,崇尚“世界大同”的中国人正将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我们已走得更远。

  奥运承办曲线就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曲线,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刻,就是一个民族升腾而起的时刻。1964年东京奥运会是这样,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如此。从08年北京,到12年伦敦,再到16年里约,时光有如白驹过隙。08年奥运是个现代人类的奇迹,而2022年冬奥的圣火又将回到北京点燃,中国必将创造另一个奇迹。2022年,那时的国更强,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值实现的节点;那时的山更青、水更绿,“美丽中国”的梦想走进了每一座城市与村庄,每一道山川与河流;那时的人更美,贫困人口已经全部摘掉了贫困的帽子,5000年巍巍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告别贫困,拥抱全面小康。2022年,闪耀的中国梦必将与奥运更加相互辉映。

  中国文明与奥运文明是同质同命、一脉相承的。中国人血脉中积淀的向上之心强、相与之情厚与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精神,与奥运精神中包含的更高、更快、更强以及绿色和平精神完全一致。中华文明和奥运文明携手,必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完善构建,必将是全球人类共享幸福生活的新开拓!

  “因为是青年……掌握和引领着人类的命运。”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对青年寄予了厚望。早在1927年4月,顾拜旦就在奥林匹亚向全世界青少年发出号召,“当今世界,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日渐衰退的危险趋势并存。奥林匹克主义可以构成一个培养纯洁思想和耐力与体力的贵族学校,但条件是你们要不断提升你们的体育荣誉感和体育的无私奉献精神,使之与肌体的勃发相媲美。未来在你们身上。”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道德理念,肩负着对世界青少年的教育使命。2016年的世界,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日渐衰退的危险趋势仍然并存,“小心呵护,让这火在你们的心头持续燃烧”,亿万奥林匹克青年要成为一只只火炬,照亮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前行的道路。(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李晓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