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局:中国经济谋“脱胎换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魏晞 编辑:李艳华 2016-08-01 20:03:43
时刻新闻
—分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局:中国经济谋“脱胎换骨”

  资料图 中新社发 张云 摄

  中新社北京8月1日电 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局:中国经济谋“脱胎换骨”

  中新社记者 魏晞

  从2015年底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正式拉开大幕,迄今已推进了七个多月。

  开局至今,处置“僵尸企业”、化解房地产库存、防控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补充供给短板……从中央到地方,关于供给侧改革的各项措施密集出台,中国经济谋求“脱胎换骨”。

  疏通“水道”:让循环更顺畅

  如果说中国过去的改革偏向于“根据下游蓄水情况调节水库闸门”,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不是没有水,而是水道有阻碍,要疏通水道堵点,让循环更顺畅”。

  疏通“堵点”之一,是降低企业成本。今年以来,减税降费清单有账可查:官方两次降低电价为企业减交电费约470亿元(人民币,下同);4月份阶段性降低社保公积金费率约为企业每年减负1000亿元;5月初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预计全年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7月资源税新政全面推开,这是税收领域又一次“重量级”改革。此外,官方还发文落实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为民营企业砍掉不合理收费,各项降低企业成本负担的举措不断出台。

  疏通“堵点”之二,是去除过剩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今年,关于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相继出台,直指过剩产能“致命伤”,力推发展中高端产能。按照官方部署,中国今年煤炭行业去产能任务2.8亿吨,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4500万吨,共安置员工88万人。如今,各地均在紧锣密鼓倒排任务量、倒排时间表,下半年去产能将进入实质实施阶段。

  疏通“堵点”之三,是降低杠杆率。中国债务规模快速上升,特别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偏高,这种“成长中的烦恼”已给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部门造成负面影响。官方为此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采取综合措施逐步降低非金融类企业杠杆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认为,密切结合实体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和处理“僵尸企业”的步伐,以处理不良资产为抓手,稳步“去杠杆”,防止债务问题触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应成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中心任务。

  疏通“堵点”之四,在于房地产去库存,特别是降低三、四线城市房产库存。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近期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基调仍然是去库存,对三、四线等商品房库存较大的城市,要根据当地市场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但也要防止一二线城市房价持续过快上涨。

  疏通“堵点”之五,要补短板。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同时还强调,去库存和补短板的指向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

  “破旧立新”:中国谋“脱胎换骨”

  找到“堵点”,对症施策,还需破旧立新。专家指出,中国当前应善用“创新”,促经济“脱胎换骨”。

  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以东北为代表的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体制尚不完善,经济体资源配置的灵活度不够,国有企业比重过大,加之妥善处理职工问题十分棘手,导致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弱。诸多“僵尸企业”无法顺利退出,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制约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应该采取“创新双驱动”战略,除了以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还要通过创新驱动人自身的发展。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十三五”是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这其中,应该让金融创新成为推动改革的重要催化剂。当前,金融“脱实就虚”、“脱小就大”、“脱农就城”的特点仍然突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对金融结构调整提出了迫切要求。要加大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突破创造条件。

  此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去除旧产能的同时,要生成新动能。当前,创新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随着今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发布,中国目标明确: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完)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