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对开展“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有着一样的认同。7月21日上午,“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在京隆重开幕,“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和地区数百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商知识产权合作大计。“感谢大会为我们提供交流的平台!”“祝各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会场门口,一条以中国丝绸制成的卷轴缓缓展开,嘉宾们纷纷用自己国家的文字写下对大会的良好祝愿,共同绘就了一幅美好愿景。
“千百年来,亚欧人民借助丝绸之路开展了大量的贸易和人文交流,有力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繁荣进步。在众多交流中,很多贸易产品都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智慧结晶。21世纪,拥有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日益成为国家间贸易的主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知识产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丝路精神薪火相传,是此次会议的目的所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自2013年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来,沿线国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蓬勃开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愿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机构一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1世纪,波兰专利局要做新丝路上的绿洲和驿站,为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企业提供最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也是沿线各国的共同愿景。”波兰专利局局长爱丽简·爱当扎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再表示对此次会议搭建的沟通交流平台的浓厚兴趣,“中国是‘一带一路’的起点,波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两国元首此前签订的框架协议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热切期望通过此次会议与中国和沿线各国建立更密切的知识产权合作,共同推动经贸发展。”
“当前世界各国知识产权事业飞速发展,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要紧跟形势,加快发展。”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杨梧认为,中国正在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不仅要适应国际形势,更要努力掌握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变革的话语权。此次会议汇聚各国精英共商知识产权大计,不仅是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把握国际前沿政策的重要契机,也是中国在国际上进一步发出知识产权声音的良好平台。
“古语有云,独行快,众行远。这次会议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要在此基础上建立普惠、包容、平衡的合作发展关系。”在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生导师张南看来,中国在从知识产权大国迈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交流合作实现共赢。“这次会议也向学界展示了世界各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形势和前沿动态,为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张南表示。
“地处‘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战略位置,湖北省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事业,为本地企业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知识产权保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张彦林告诉记者,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知识产权分析预警服务,帮助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树立知识产权意识、掌握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在新丝路上展现“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传播中国知识产权的“好声音”。
“‘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提供了机会,让各国超越现存的国际知识产权平台和框架,予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无限可能。”正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所言,这次会议让各国共同探讨知识产权制度,利用“一带一路”机遇,推动世界技术和经济发展。
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虽已渐行渐远,但新引擎却在加速启动。站在“一带一路”起点上的中国已汇聚起知识产权之力,瞄准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