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培养我们的“大国工匠” 是“挑战不可能”吗?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杨禹 编辑:高芹 2016-04-28 14:06:14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曾推出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引发舆论关注。最近,央视一套播出的一档大型励志节目《挑战不可能》也挺受欢迎。里面有各种考验体力、脑力极限的“不可能”,被很多普通人挑战成功。改革开放这几十年里,中国人挑战过大大小小很多的“不可能”。工厂里“师傅带徒弟”这件事,近年来就被一些人认为已成为“不可能”。人社部、财政部近日拿出一个《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看来就是想挑战一下这个“不可能”。

  三个“对立”阻碍了“师傅带徒弟”

  “学徒”这事儿之所以一度变得“不可能”,原因有三:

  一是年轻人都奔着考大学去,读完中职、高职去就业成了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学知识”和“学技能”被对立了起来。

  二是企业里“师傅带徒弟”的传统被丢掉了不少,老少工人各自忙着干活挣钱,“大工业”与“师徒关系”被对立了起来。

  三是“技术决定论”、“机器致胜论”流行,似乎决定一国制造能力的主要是投入多少货币和先进技术,忽略了工业化进程中“人”的技术能力的作用,“大国制造”与“大国工匠”被对立了起来。

  三个“对立”前后脚出现,又叠加在一起,在这类思维、氛围之下,“学徒”渐行渐远。

  “企业+新型”是当下学徒制探索的核心

  这次有关部门提出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当然就是针对以上三个“对立”,试图用优化制度设计的方式,把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师傅带徒弟”的老传统找回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其中,“企业”和“新型”,是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

  “企业”——让企业成为培养技能工人的主体。在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主要的培训对象是“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企业将与学徒们签订培养协议,明确培养目标、培训内容与期限、考核办法等内容。

  “新型”——探索有别于过去“师傅带徒弟”的新的师徒关系。这新旧两版“师傅带徒弟”,不同点至少有两个:一是双方之间有带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契约关系,而不是传统的“家长式”;二是师傅跟徒弟虽然结成比较亲密的“一帮一”关系,但他们仍需融入企业大生产之中,共同接受先进技术,共同在现代制造业生产链条中与别的师傅、徒弟们相处、合作,而不是传统的“小作坊式”。

  让企业“不亏”才能促企业“愿做”

  以企业为主体的学徒制,实践中最不确定的因素,就是企业可能不太愿意干这事。企业的种种顾虑,归根结底用大白话说,就是怕吃亏——辛辛苦苦带出个能干的徒弟,别人很方便地就可以挖走。

  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新时代里“师徒关系”的最大动摇因素。过去之所以曾流行“师徒手把手”的关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徒弟一般能跟师傅干一辈子,没什么跳槽的内在诉求和外部可能。有了“绑定一辈子”的习惯,师傅才肯正儿八经地带好这个徒弟。

  然而,时代无法再挂倒档、开倒车。今后,年轻的、优秀的技术工人,会长期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香饽饽”。怎么办?破题的钥匙,就是要让致力于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企业,做这事“不亏”。

  所以,这次的《工作方案》里,提出了“建立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制度”、“推行技工院校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健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投入机制”、“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补贴政策”等。一句话:要把师傅和“徒弟”绑定,先把“企业”和“学校”绑定,让它们之间增添纽带;同时用“四两拨千斤”的财政支出,给企业培养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今后还应创造改革探索空间,让悉心培养了技术工人的企业,在与学徒之间确立中长期劳动关系上,拥有较多的先行权利。这才能既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选择权,又适度避免学徒们“学好了就跑”。

  总之,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咱们大家得共同做三种努力:一是深刻认识现代工业化的内在规律,尊重“人”的劳动,尊重职业技能的重要;二是把制度设计尽快落实,扎扎实实地培养出一批批“好学徒”,用结果说话;三是让职业技能人才,无论师傅还是徒弟,都能获得更合理的劳动回报,让全社会更具体地意识到——“大国工匠”的价值。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