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让“火车头”精神在三湘大地传诵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湘岳 编辑:刘飞越 2016-04-15 09:39:1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总有一些人,会猛然击中我们的内心;总有一些人,会悄然走进我们的灵魂。

  左亭,就是这么一个人。左亭生前是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省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省重点建设项目办公室主任。30年来,他始终用权为民,严于律己,像不知疲倦的“火车头”,奔驰在创优争先的轨道上。2015年11月17日,左亭同志突发脑溢血,逝世时年仅51岁。

  左亭的生命“列车”停止了跑动,但他的精神列车将继续响彻时空,激励我们奋勇前行。4月14日下午,左亭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省委礼堂举行。会上,左亭同志生前亲人、同事、好友、采访报道其先进事迹的媒体记者等分别发言。现将这些发言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三严三实”的好干部

  湖南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刘山

  在我们心里,左亭既是共担风雨的好战友,也是可亲可敬的好兄弟。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三严三实”的优良作风,生动诠释了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精神。

  大家都说,左亭同志是一个接地气的专家,是“吃得苦、霸得蛮”的专家。刚来发改委时,省铁路建设办公室只有3个人,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经常自己写报告、改图纸、编规划。

  大家都说,别看左亭同志平时笑呵呵的,但干起工作来有一股“不见成效不收手”的拼劲。3年多来,他围绕多条铁路的前期、开工、建设以及39个重大事项,总共协调了130多次。

  左亭这个人对物质没什么高要求,鞋子是补了又补,房子拥挤老旧,但他对工作要求严格,崇尚实干、务求实效。去世前一周,他去娄底市做扶贫工作,在山里检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因为身体不好,爬山累得气喘吁吁,同事们都劝他在车上等,他却坚持要去现场看。

  在左亭任职过的岗位中,有不少是与经济利益贴得很紧的,但他始终严守底线,时刻保持着对规则的敬畏。在2013年述职述廉报告中,他写道:“进山变少,进京变多。过去在项目上工作,经常在工地,接触的是一线的工人,环境艰苦,我唯恐现在舒适的工作环境让我迷失方向,丢掉艰苦奋斗的好作风。收入变少,应酬变多。我唯恐思想产生波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妻子是长沙铁路办事处一个普通会计,想调动工作,被他一口回绝。他住的房子,是2001年买的铁路职工集资房,不到100平方米,装修老旧。分管重点项目,他从来没有为任何私人关系打过招呼、开过口子。

  左亭走后,他的工作交到了我的手上,我更深切感觉到左亭肩上责任的重大,也更加钦佩左亭的这份实干担当和无私奉献。我们要向左亭同志学习,学习他的勤政廉政,学习他的甘于奉献,学习他身上的湖南精神,把他未竟的事业完成好,把他的严实作风传承好。

  他把光明留给我

  左亭弟弟 瞿捷

  哥哥长我八岁,平时我俩交集不多。如果以一种常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不是一位好家人。

  哥哥担任领导职务后,我有两个亲叔叔为他们女儿找工作的事先后找过哥哥,希望他能给下面单位打个招呼。但哥哥都没去办。为此父亲开玩笑说:“好歹也是个副厅级干部,其实没有一点本事!”

  去年夏天,我侄儿左庆宁参加高考,他按照湖南的分数线考上了清华大学。十年前我哥哥在铁道部工作时,一家人的户口就落在了北京。但我哥没让庆宁在北京读高中,在北京参加高考。我父亲为此没少跟哥哥生气。让庆宁在北京读高中,在北京参加高考,并不违反政策。但哥哥总跟我父亲讲,孩子有个大学读,对社会有用就可以了。哥哥希望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他想得到的,而不是依靠有个当官的老爸。

  哥哥在担任湖南沪昆高铁副总时,父亲因为身体不好,经常来长沙看病。父亲几次给哥哥打电话说去看一下他的办公室,顺便就在他公司食堂吃饭。哥哥总说:“不要来、不要来!”后来,哥哥跟我解释说,食堂的人,要是知道是副总的老父亲来了,免不了要加菜;其他同事、下属,免不了要过来打招呼,聊起来要是知道老爸来长沙看病,还要惦记着去医院看看。这一下事情会越弄越麻烦。

  父亲还记得他回家的次数。在沪昆高铁,半个月回来一次,坐半小时就走。到发改委后,有时一个月才回一次。父亲更清楚记得去年11月14号,哥哥最后一次回家的情形,只待了十几分钟,就聊了一下庆宁在北京的学习情况,还没说上几句电话就响了,响了两次,单位催他,还有三条短信。他把短信拿给父亲看,说:“爸,我先走了!”这一走,竟是永别!

  哥哥到底给我留下了什么?他把光明的精神世界留给了我!

  我们的“火车头”

  湖南省重点办副主任 陈江平

  左亭同志是我的直接领导,我们共事三年有余。他很朴实、没有任何架子、容易接近,是一个富有实干精神和熟悉基层工作的领导。

  左主任由企业转任政府部门,工资待遇大幅降低,很多人不解,他说:“湖南铁路发展需要我,组织需要我,认为我能在这个岗位发挥作用,我服从组织安排。组织安排你就是信任你,不能让组织失望。”

  2013年10月,中国铁科院准备对怀邵衡铁路等项目组织节能评估,当时因其他项目材料尚未报齐,将影响评估时间。左主任连夜从长沙赶往北京,在中国铁科院门外守候一晚,中国铁科院的同志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及时单独安排了节能评估,怀邵衡铁路由此成为我省近年来第一个获得国家中央预算内支持的铁路项目。

  在左亭眼里“吃碗辣椒炒肉就是幸福”,他曾经对我说:“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够吃够用就行了,钱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共事三年多,他一直提着那个磨破了皮的公文包。去世后,家里连一双好点的鞋子都找不到。他住在长沙老棚户区,同事们去他家慰问,看到他家里是极为简单的装修、老家具、老电视机,大家潸然泪下。

  对于廉政建设,他更多的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连儿子考上清华大学都没有请过客。他经常因公出差北京,但仅去过一次学校看望儿子,还是在去世前两周的周末,没想到,那次见面竟成了父子间的永别。

  2月17日,光明日报等媒体刊登了左主任的报道,同事们互相传阅,禁不住又一次流下了热泪。大家在微信朋友圈里不约而同地以“好领导”“好干部”“好兄长”等发自内心地称呼他。虽然左主任已经走了,但他“火车头”式的精神和风范必将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生命没有如果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高红梅

  左亭是我的高中同学,我认识他已30多年。去年11月17日下午六点多,我在办公室加班,突然接到左亭弟弟打来的电话:“红梅姐,我哥在家晕倒了!”我心一紧,预感到问题严重。

  记得去年6月,左亭打电话告诉我感冒咳嗽,很长时间没好,我帮他约了心内科的余教授,教授告诉左亭,需要住院治疗。但左亭说这段时间太忙了,以后再来住院。之后我好几次打电话提醒他,得到的回答还是“等忙过这阵子再说”。谁知道,意外来得这么快!

  又过了十多分钟,救护车还没有到。这种突发性疾病就是与死神赛跑,抢救越晚,成功率就越低。后来我才知道,左亭一直住在铁路上15年前分的房子里,那个小区救护车很难开进去!左亭住在五楼,没有电梯,从5楼把体重170多斤的左亭抬上救护车就花了20多分钟。

  7点左右,当我看到全身青紫、意识全无的左亭,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强忍悲痛,全身心投入抢救,渴望奇迹出现。抢救持续了2个多小时,20多位同学的真情呼唤,都没能唤醒我们喜爱的左亭……他还是走了,永远走了,再也不会回到同学们中间了!

  我曾经设想过无数个如果。如果,去年6月份,我就强行把左亭留在医院治疗,他是不是就不会这么早走了?如果,左亭不是住在陈旧的小区,是不是就能救得回来呢?如果左亭对自己身体稍微重视点,是不是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呢?

  当我从深深的内疚中走出来,我才意识到,如果不是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他还是左亭吗?如果不是把老百姓的事看得比天还大,他还是左亭吗?如果不是把信仰当作毕生的追求,他还是左亭吗?那么多如果,没有一个在左亭身上发生。

  生命没有如果。左亭,我们理解你的人生态度,敬重你的生命选择。我们为有你这样的同学而倍感自豪。

  最是难得真如“铁”

  沪昆客专湖南公司 罗云灿

  2008年到2012年,我与左亭共事4年。2011年4月9号晚上,我们一起在沪昆高铁跨京广线特大桥检查时,左亭亲自爬上铁路上方20多米高的防护棚架,仔细检查防护网、防护设施、螺栓等,这是左亭工作的常态。他常说,对工程安全质量问题要像对“眼里的沙子”,丝毫容不得!功夫不负有心人,沪昆湖南段351座桥梁、143个隧道,不到3年就完成主体工程,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跨越铁路、高速公路20多次,没有发生一次影响行车的问题。

  左亭工作忘我,“别看我的名字里面有个“亭”,吃饭不能停,工作更不能停!”前几年他就经常腹痛、头晕。有次出差,他捂着胸口,表情痛苦,我和司机都劝他回长沙看病,他却说:“不要紧,坚持一下就没事了!”左亭就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铁汉子”,凭借“白加黑、5加2”的工作常态,才有了征地拆迁的沪昆速度,才有了这条高铁2014年的顺利开通!

  公司员工宋晓东外调入湘,儿子无法入学,是左亭多方协调,使宋晓东的儿子顺利走进了校园。食堂管理员老孟的老婆去世后,小孩从外地到长沙,也是左亭帮忙解决了转学。为了让外地的同志安心回家过年,左亭连续4个除夕都主动在公司值班,还到现场慰问施工单位员工。每年的员工体检,他总是要求办公室联系好一点的医院,体检的项目尽量多一点、全一些。左亭就是员工们心中无微不至的“铁哥们”。

  作为他的部下,作为他的战友,作为我们每一个铁路人,也会带着真如“铁”的力量继续前行,为铁路事业、为人们生活,为更美好的明天继续前行!

  遗憾没有在左亭生前发现他

  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

  这些年,我走基层写了不少平民英雄,草根故事,而领导同志写得少,精英阶层写得少。随着采访的深入,感动点一个个冒了出来:

  左亭的工作状态——物业服务人员赵清告诉我们,她每天上班前来打扫卫生,7点40到,可是永远比左亭领导来晚一步。

  左亭的家庭观念——这里讲一个没有写进报道的情节:沐浴着高考那天清晨的阳光,左亭轻轻握着儿子的手,说了一段话,叮嘱儿子,不要慌,相信实力,认真答卷,一定会成功。儿子后来才知道,父亲这一段话,是头天晚上想好了,还独自进行了几次排练,时间要恰好是66秒!

  66秒,我想,除了中国人喜欢的66大顺之意,蕴含的更多是他平时因为工作对儿子照顾不周的内疚,还有那份在人生的重要关头无法抑制的对儿子的爱吧!他不是不讲爱情、亲情,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对工作,对铁路,对湘西贫困地区父老乡亲的爱,在亲情之上,才有了这令人动容的66秒!

  左亭的遗产——左亭不穷,他住在棚户区,看着老电视机,骑着电动车,可他有自己的幸福观:“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吃碗辣椒炒肉就是幸福。”左亭去世后,儿子去办公室整理父亲遗物,发现父亲的工作笔记,有些竟然是写在了自己高中阶段没用完的作业本上,他是在为国家节约!在一个普通高中生的作业本上,就这样悄悄留下一位人民公仆的人生答卷、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遗憾的是,没有在左亭生前认识他,发现他。我们的干部队伍里,不是少了左亭,而是没有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很好地挖掘出来,宣传出来。眼下,报纸上,网络上,手机里,不应该只有“大老虎”、“小苍蝇”的丑恶形象,更需要“火车头”的美丽形象!我们要大讲特讲左亭们的正能量故事,要一点点消除被蒙蔽、被误导的老百姓的仇官心理,让他们由衷地对共产党的干部竖起拇指来。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