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互联网餐饮监管难 私厨平台还在接单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编辑:实习编辑 余艺丹 2016-04-08 09:59:13
时刻新闻
—分享—
  “味道不错,一点没腥味儿。”昨天,家住北京总部基地附近的市民张先生在私厨平台“回家吃饭”点了一份闽南口味的啤酒鸭,从口味到配送,他都感觉不错。
  
  张先生并不知道,类似于“回家吃饭”这样的私厨平台,已被监管部门明确认定为违规。
  
  自央视3·15晚会曝光“饿了么”外卖平台后,各地食药监部门加大对餐饮O2O商家和平台的督促整改。北京市监管部门曾约谈餐饮外卖平台,并指出私厨平台也不符合规定,不能上线运营。但记者发现,不少私厨平台目前仍在继续运营。
  
  私厨平台依然人气旺
  
  央视3·15晚会上,外卖平台被曝光,一批不符合资质的“黑作坊”随之下线。而互联网餐饮的另一形态私厨平台也被紧盯。
  
  监管部门认定,私厨平台属无证经营,并不合规。私厨平台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整合退休阿姨、家庭主妇和家庭厨房等人力和空间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具家庭口味的饭菜。平台注册的私厨,利用个人空闲时间做饭,不太可能为此去办理营业执照。正由于生产资质的不健全,私厨共享模式“天生”就面临政策风险。
  
  记者发现,虽已被认定为违法,目前这些私厨平台却还在上线经营。行业内稍具规模的回家吃饭、丫米厨房、吃几顿等,都在继续上线接单。有的还趁机打出了“打击黑作坊,从某某开始”的安全卫生牌,积极扩张。
  
  目前最大的私厨平台“回家吃饭”,注册私厨就有超5万名,日均数万订单量。在东单附近,私厨平台上显示有几十家私厨每天提供订餐服务。一些私厨的人气还很旺,个别厨房月售单已超300单。
  
  私厨平台仍在不断招募厨师,规模还在继续扩大。一家平台的客服人员介绍说,要注册成为私厨,程序并不复杂,需要在网上注册报名,然后提交健康证和身份证,平台工作人员再去现场查看厨房卫生状况等,只要合格即可成为私厨。对监管部门要求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客服人员称并不需要提供。
  
  吃货们并非没顾虑
  
  与在一般餐馆订餐相比,私厨平台订餐显得更加小众化。一些上班族选择到私厨平台订餐,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享受在家吃饭、吃家常菜的温馨。而且带着浓浓的感情味儿。用户在平台上可以对私厨的手艺进行点评,私厨也可以为用户提供“增加点量”、“少放点辣”等更贴心的服务。双方互动多了,往往也会增加彼此的信任。
  
  但吃货们并非没有顾虑。“第二次就吃出一根头发,很失望,最起码的卫生都保证不了。”一位饭友吐槽,从原材料采购到整个加工过程,私厨都缺乏监管,基本上是靠自律。一旦出了问题,用户很难维护自身权益。
  
  监管难题仍待解
  
  今年3月14日,《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简称《办法》)实施,其中就明确规定第三方平台应审核平台内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等。外卖平台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后,北京市食药监局约谈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小组饭、美食到家等网络餐饮平台运营负责人。
  
  当时市食药监局餐饮流通处负责人表示,网络外卖平台应当严格履行对入驻商户的资质审查。对资质不全的无照无证商户,不得允许入网制售外卖。“像私人厨房这类,严禁入网,北京目前没有给任何一家私人厨房发放餐饮许可证。”这就意味着私厨平台涉嫌违法。
  
  事实上,几天之后,一家私厨共享平台APP“小e管饭”就宣布停止运营。据介绍,关停的原因是因为其经营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监管部门对私厨平台要求具备相关许可的态度十分明确,“小e管饭”遂决定退出这一领域。“政策风险在‘小e管饭’项目孵化初期,如同悬挂在头顶上方的利剑。”“小e管饭”相关负责人表示。
  
  “跟严厉打击外卖平台的无证餐饮不一样,私厨平台算是新兴业态,比较复杂。”北京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具体如何规范、采取何种监管方式,还不是特别成熟,目前还在调研当中。(记者 孙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