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菜价“发烧”、菜农只分得一点“剩汤剩饭”,凸显出蔬菜流通的畸态。当“菜贱伤农”时,消费者很难感受到菜价大幅下降给菜农带来的困扰;而当消费者“买菜花大钱”时,菜农也只是“种菜赚小钱”。两头吃亏,肥了中间,在与流通环节的博弈中,弱势的菜农少有话语权;菜农有旱有涝,中间环节却是保赚。尤须警惕的是,有些流通大户利用冷库囤积耐贮蔬菜,有货不卖,人为导致紧缺,加剧价格上涨,这都说明市场在流通环节出了问题。
长期来看,由农产品价值回归导致的菜价上涨是正常趋势。但上涨不等于过快上涨,不意味着乱涨,更不应移花接木,把“非市场因素”当成市场因素来牟利。解决市场的问题,虽不宜直接行政干预,但政府部门至少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给菜价“减负”;二是对菜价实行“全程晒”,公布蔬菜田头成交价、农贸批发价和菜场零售价,看菜价从哪里开始打滚、从何处开始狂奔,从而挤掉菜价的“非市场因素”。(奚旭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