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刚要(草案)》中,都把“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应该说,这是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关注。只有让农村跟上城市的步伐了,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今后一个时期,都会是农村大发展的时期。
导致城乡发展失衡的主要问题,自然是经济的差距。在钱念孙代表看来,这其实是和农村缺少能人有关系的。于是,他建议国家鼓励官员、商人、知识分子“告老还乡”,用他们的“叶落归根”成就乡贤文化,助力农村的发展。这种想法是善意的。不过,真在落实起来未必能像想象的那么好。
是不是“告老还乡”这是人们的自由。有的人喜欢“叶落归根”,他们自然就会想办法在进入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故乡。但是,有的人已经融入城市了,他们不想回家乡了,我们又何必非要鼓励他们“叶落归根”?这种选择权在他们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社会舆论的口里。
一些官员、商人、知识分子,他们已经在城市安家多年,他们的亲情也就在这个城市里了。他们的子女在城市里,他们的朋友在城市里,他们所有的人情往来也都在城市里。这个时候,鼓励他们“告老还乡”,也就等于将他们疏远自己的生活圈子。回到家乡,或许就是寂寞的旅程了。而且,很多人在家乡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亲人了,进入老年的他们谁来照顾?
虽然这些人曾经是智慧的,曾经是聪明的,可是由于年岁大了,其主张和思维,也可能就会与时代脱节了。回到家乡之后,他们的“余热”未必就是时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他们的陈旧的理论未必能成就乡贤文化,未必就能造福乡亲们。关键问题还是,即使回到家乡了,他们是不是愿意造福乡亲们?
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至明清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传承,“叶落归根”“告老还乡”作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不过,时代不同了,那个时候的乡贤文化和现在想象的乡贤文化也不见得就能有同样的效果。
钱念孙代表认为,要鼓励官员、商人、知识分子“告老还乡”,国家还要给与政策的照顾,比如住宅的问题,比如土地的问题。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也是不公平的。难道“告老还乡”国家还要出钱出力?再说了,奖励出的“告老还乡”还有啥意义?
文/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