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啃”下“硬骨头”才能还湘江碧水蓝天

来源:红网 作者:白胖子 编辑:许敏 2016-03-07 11:10:11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是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之年。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表示,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使湘江干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湖南将围绕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株洲清水塘、娄底锡矿山等区域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啃”下重点区域水污染整治的“硬骨头”。(3月6日红网)
  
  湘江作为湖南人民世代依存的母亲河,我们对她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自古以来,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湖湘儿女,历代文人墨客也在这里留下无数清词雅句。随着时代的发展,借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湘江沿岸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精华之地。据统计,整个湘江干支流拥有1600多家工矿企业,GDP占全省七成。
  
  然而,湘江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两岸人民带来福祉的同时,也让清澈的江水日渐黯淡,“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景象正一步步远离我们的视线。有媒体报道,本世纪初,在我国对水污染地图的流域污染物排名中,湘江流域的汞、镉、六价铬、铅这几种重金属的排放量都位居全国首位,砷排放量名列第二,仅次于甘肃。
  
  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湘江水就此浑浊下去,痛定思痛,湖南开启了湘江全流域污染治理。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面对严峻的污染形势,只有依从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最终还湘江水以清澈,实现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的美好愿景。为此,2013年,湖南省政府将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一号重点工程”,以“堵源头”“治调并举”“巩固提升”为阶段目标连续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在有关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两年多来,湘江干流水质已得到较大改善,一些常规性指标有了明显提高,主要重金属含量大幅下降,实现了重金属排放的企业减少了50%,排放量减少了50%,水质达标率有了明显提高。畜禽养殖污染也得到有效控制,干流500米,支流1000米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全部退出。
  
  湘江治污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接下来,则到了攻坚的决战时刻。湘江沿岸的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株洲清水塘、娄底锡矿山等区域,是湖南有色金属采选企业最密集、秩序最混乱、污染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的“重灾区”,不仅历史由来久、而且形势复杂。如果把前期的污染治理工作比作“小菜一碟”的话,那么要肃清这些地区的环境污染,无疑是整个湘江治污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一旦选择治理,政府将要面临环境如何恢复、劳动力怎样疏散与安排、地方财政收入如何平衡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怎样决断,成为考验湖南转型的决策水准与公共管理能力的关键。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次,湖湘人民再度表现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耐得烦、霸得蛮精神。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的表态,无疑给世人下了一颗定心丸,那就是无论湘江治污的难度多大、“骨头”多“硬”,都改变不了湖南人民保卫湘江、治理污染的决心和意志。相信,我们憧憬的“一江碧波映云天”很快就到来。
  
  文/白胖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