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6.5%-7% 今年GDP增长划明确区间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 编辑:王嫣 2016-03-06 09:10:07
时刻新闻
—分享—

  ■制图/王珏

  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改革”与“创新”是报告的高频词。

  为何报告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划定了明确区间,报告透露了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哪些新信号?

  【关键词1】 经济增长

  GDP预期目标

  划定明确区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报告看点】 保持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考虑了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点评】 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6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标志着我国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划定了明确区间。“这一目标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既要将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也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说。

  “从2014年的7.5%左右,到2015年的7%左右,再到今年清晰设定6.5%至7%的区间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认识和能力不断创新、更加成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0.5个百分点的空间让中国更有回旋余地。

  【关键词2】 供给侧改革

  在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上下功夫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报告看点】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

  【点评】 “供给侧改革要做好减法,更要做好加法。”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茅永红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外,更得在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上下功夫,充分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3】 新经济

  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

  【报告看点】 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点评】 全国政协委员车黎明表示,通过创新驱动,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生态产业、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亮点频出,发展不断加速,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新引擎,这些新经济构成的新动能,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持续利好。

  【关键词4】 政府自身建设

  要包容干部改革创新

  “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报告看点】 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动简政放权;健全督察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

  【点评】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的“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出自《后汉书》,意为政府把该管的管好,不该伸手的坚决砍掉。政府要继续推动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同时,要鼓励改革创新,对于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和试点,要有包容态度,让干部释放更大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5】 重拳治污

  全面落实新环境保护法

  “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

  【报告看点】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点评】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局原总工程师包景岭说,铁腕治污是环境保护的关键,要有紧迫感和足够耐心,全面落实“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督查,强化督政问责。

  【关键词6】 新型城镇化

  解决好“城、房、人”问题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报告看点】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副院长张朝伟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好“城、房、人”问题,推动棚改,容纳更多进城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扩大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覆盖面。借助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城乡一体化的双轮驱动,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向更高层次和水平。

  【关键词7】 民生改善

  确保所有行业税负

  只减不增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报告看点】 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首次明确划转国资充实社保,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点评】 尽管财政收入放缓,但民生实事一件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姜健表示,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近年来逐步加大,在扩大民生基本面的同时,更要提高民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精准度,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获得感会越来越强。

  【关键词8】 对外开放

  推进“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

  “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报告看点】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点评】 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是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共赢之路,也是促进全球发展治理的“中国方案”,潜力巨大,成效明显,要促进全面开放,将合作项目早日落地开花结果。

  报告解读·数据

  赤字率提高到3%释放啥信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2016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这一赤字规模将创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赤字率也首次碰触了欧盟所谓“3%的国际警戒线”。

  “今年大幅增加财政赤字,正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的表现。”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说。他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8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减税增支、扩增赤字来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3%一直被欧盟等经济体视为衡量一国财政风险的警戒线之一。今年我国财政赤字率达到3%,碰触了欧盟警戒线,是否意味着财政风险加大?

  “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说。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经常突破3%,如2014年美国的赤字率为4.1%、英国为5.7%、法国为4%、日本为8.8%。■据新华社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