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扶贫就是让能力弱的人过上基本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 编辑:许敏 2016-03-03 10:17:1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3月3日至16日是全国两会时间。作为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新闻网站,红网派驻全媒体记者,全程跟踪报道在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新闻,第一时间给读者分享资讯和观点。作为后方智库平台,红网论道湖南频道将结合新闻热点,以专家观点和评论分析的视角,为读者解读那些和湖南人息息相关的内容。
  
  [新闻背景]3月2日上午9点,在湘的全国人大代表门踏上进京的旅途。一路上,几位来自贫困地区的代表们畅谈起“精准扶贫”。“总书记在湘西作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我们就是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产业,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加大公共服务保障等‘精准脱贫’十项工程,改善贫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郭建群代表说。“我们大湘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要加快把这些优势资源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给大湘西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叶文智代表说。
  
  媒体报道,湖南有500多万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湖南将每年脱贫100多万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关键战役,值得探讨的问题和方向非常多。以下智库专家将从认知、困惑、策略等角度,全面分析湖南的精准扶贫。
  
  [专家观点]
  


  刘建武:扶贫就是让弱者过上基本生活
  为什么要扶贫,湖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建武认为,因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在任何一个社会,人的能力大小不一样,家庭负担不一样。有的人能力强,有的人就是能力弱。所以,社会保障就是让能力强的人帮助能力弱的人。通过社会保障这一机制来保障能力弱的人过上基本生活,这也是一个社会的良知。
  
  邓文飞: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四大困惑
  2014年9月-2015年6月,中共株洲市委党校教员邓文飞在走访株洲市茶陵县、炎陵县等农村地区时,发现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困惑:一是贫困主体理念不对,配合不理想。二是扶贫政策精准度不够,各级政府落实容易出现偏差。三是受扶贫工作相关部门人员有限、资金有限、急于出成绩等各方面的主客观原因的影响,目前湖南省扶贫开发的主流政策仍然是区域开发式扶贫。四是扶贫措施效果不佳,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贺培育:将危房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贺培育认为,扶贫工作中的“三差”问题有:公共设施差。在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贫困县,水、电、路、气等硬公共产品十分缺乏,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软公共产品极不完善,亟须完善提升;生活环境差。应加大贫困农户危房改造力度,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扶贫绩效差。要按照现有精准扶贫模式,进村入户到人,既强调资金专款专用,又突出资金投入绩效。
  
  谌孙武:发动群众扶贫是脱贫的根源
  怀化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谌孙武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摆脱贫困》后,认为精准脱贫需综合施策。首先,要把群众发动好,这是脱贫之源;其次,把教育办好,这是脱贫之本;再次,把村庄治理好,这是脱贫之基,最后要把产业发展好,这是脱贫之要。
  


  张思京:应改造县道乡道方便乡村旅游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纪检组长、教授认为,旅游是天然开放产业,是扶贫、脱贫攻坚的可行之路。目前乡村旅游最大的问题是可进入性不强,应把县道、乡道纳入改造规划,打造方便快捷的旅游通道。应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传统村落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欧阳锋:四种方式造血,打造“桂阳模式”
  桂阳县委书记欧阳锋在工作实践中提炼出精准扶贫的一些经验。关于扶贫“造血”,他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着手。一是抓基础扶贫,促生产条件改善。二是抓技能培训,促农民素质提升。三是抓产业扶贫,促农民增产增收。四是抓金融扶贫,促农村活力增强。
  


  汤建军:用“互联网+企业”的双翼带动精准扶贫
  湖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汤建军在湘江时论第7期学术沙龙会上指出,落实“扶贫攻坚+互联网”,应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围绕一个目标,拿出具体设计。二是紧盯精准脱贫,加强扶贫队与电商合作。三是紧盯三大机遇,务实打造品牌。四是紧盯“四走模式”,实施精准扶贫。五是紧盯“五新理念”,争取“以点带面”。
  
  (注: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整理/许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