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信息传递媒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搜集信息的相对优势,对会计信息进行解读、预测,向市场参与者提供合理反映证券内在价值的信息,这就加快了信息向资本市场输入的速度,促使股票价格更快地融合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了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基于前人的广泛研究,分析师能够通过其盈利预测及荐股意见向市场参与者提供有效信息,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根据有效市场理论,任何新信息都应该迅速地反映在股票价格中。然而,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现象的普遍存在有力挑战了“有效市场”范式。大量研究表明,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也存在着股价漂移现象。如Chan(1996)、Gleason和Lee(2003)以及YuanZhang(2008)研究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在修正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能对股价产生显著影响,即股价对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存在显著的漂移现象,这表明市场并没有及时吸收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所包含的信息。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证券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加之由于缺乏如I/B/E/S等系统的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库,目前国内关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研究非常有限,鲜有学者考虑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的信息含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Graham(1999),Hong等(2000)等研究学者指出,证券分析师存在明显的“羊群行为”,即证券分析师会模仿同行,从而使其预测趋于一致。在我国,蔡庆丰等(2011)也发现,我国证券分析师的评级调整行为存在着明显的羊群行为,这会加剧市场波动性,容易引发市场信息阻塞、定价效率低下,甚至引发资产泡沫。可见,盈利预测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同样重要,然而国内外许多研究都忽视了其“质”方面的信息对股价的影响。本文借鉴Gleason和Lee(2003)的做法,将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修正分为“富有信息”和“缺乏信息”的两类修正,从而从“质”的角度对分析师盈利预测进行分析。同时,本文采用浮动窗口期来考察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对股价的影响,这就避免了人为选择窗口期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研究结论更加可信。
本文基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2006—2013年沪、深A股所有单个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在考虑了分析师自身特征以及被预测公司特性后建立实证模型,并采用Huber/White方法进行OLS回归;同时本文还考虑到证券分析师的“羊群行为”,将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修正区分为富有信息的盈利预测修正和缺乏信息的盈利预测修正,从“量”和“质”的角度对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在不同窗口期对股价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本文不仅拓宽了分析师盈利预测对股价作用机制的研究范围,为已有文献提供新兴市场的研究视角,还为我国今后如何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提供了相关经验借鉴。
综合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量”方面的信息存在时滞性,在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8日后,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量”方面的信息对股价的影响才不断显现;而“质”方面的信息在各个窗口期都能对股价产生显著影响。同时,盈利预测修正后存在着股价漂移现象,并且富有信息的盈利预测修正的股价漂移现象更为明显。
以上研究结论更进一步证明了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中包含大量有用信息,但股票价格并没有对此进行完全、及时地反映,这就使得投资者利用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来构建投资组合获取套利机会,取得超额收益成为可能;而盈利预测修正后股票独特的反应方式也反映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些独有特点,如市场不够关注盈利预测信息,且机构投资者存在着操纵市场的行为;此外,市场对于富有信息含量的好消息和坏消息的不同反应程度也说明了好消息与坏消息之间的不对称性,公司更倾向于隐藏坏消息,从而使坏消息的发布对市场产生更为剧烈的影响。另外,证券分析师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羊群效应”,在考虑该因素后,市场能够对富有信息的盈利预测修正和缺乏信息的盈利预测修正进行区别定价。鉴于分析师在市场定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相关监管机构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更好的规范和加强证券分析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其稳步、健康发展。
(作者丁方飞系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会计系主任;副教授,博士。本文原标题为《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研究》,内容有所删减。原文系全省改革进行时的“思与行”暨第六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一等奖论文。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572054)“‘意见领袖’角色定位下证券分析师预测对市场情绪的干预机制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对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机理研究”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