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石佳能 田光辉:侗族建筑文化瑰宝如何可持续开发

来源:红网 作者:石佳能 田光辉 编辑:程赛 2016-02-15 09:04:38
时刻新闻
—分享—

  侗族村寨、风雨桥、鼓楼建筑作为一种地方的传统建筑风格,其深含的传统民族文化无可置疑的具有继承性,同时也具有可创性。继承性在于它的经济合理性和文化传承性,侗族村寨、风雨桥、鼓楼建筑的和谐自然之美,保持原有地貌、因地制宜的建造思想及其环保、节能、健康、经济的生态建筑特质,既有美学、历史和经济价值,更有生态意义。其可创性则在于它服务于普通民众的本质。只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侗族村寨、风雨桥、鼓楼建筑特色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的思维、宽容而谨慎的态度,对侗族村寨、风雨桥、鼓楼建筑进行有效和合理的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能使侗族村寨、风雨桥、鼓楼建筑持久地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文化开始袭击世界每一个角落,古老的侗族村寨、风雨桥、鼓楼景观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这些特殊景观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存活下去,合理的资源评估、适当的开发是有必要的。因此,侗族村寨、风雨桥、鼓楼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应作为一项战略性课题提升到足够高度来认识,以达到合理开发利用,推进侗族村寨、风雨桥、鼓楼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侗族村寨的可持续开发】
 

 
  为使侗族传统建筑艺术保持永久的艺术活力,在村寨的改造更新中,应将建筑保护与居民的生活形态重塑结合,才能使物质老化、功能衰退的侗族传统民居重新焕发光彩。
  
  建议一:村寨改造要分期规划、分步实施
  
  侗族村寨的改造更新应编制总体的规划,并编制可分步实施的经济投入和公共设施改造规划,确立每个改造阶段的具体目标。选择一到两个点作为侗族村寨的保护和改造示范区,让居民看到改造后良好的建筑、村寨风貌、防火效果和经济效益,使改造计划变被动的政府行政手段为当地村民的主动参与;组织村民参与改造工作,一方面能集思广益,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和建造中的集体互助而节约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传统侗族民居保护和更新的持久性、经济性和完整性。同时,传统村寨的改造涉及文化、经济、村寨建设等各个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分步实施不仅能起到示范作用、减轻资金投入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及时地对前期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方式,以避免今后工作中走弯路,并使得修正的计划切实可行。
  
  建议二:防火改造因地制宜,保护村寨的原生环境
  
  为珍惜自然资源和保护村寨的原生环境,村寨的防火改造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消防安全实际需要,正确处理民族习俗、历史传统与消防安全的关系,结合村寨规模、建筑物性质、地理环境等因素,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村寨改造要注意保护原有村寨的社会网络和空间格局,尽量不破坏当地建筑的形式和特色,重视挖掘、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原生环境,突出地方特色;加强村寨绿化和环境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村寨居住环境质量。村寨扩建要与原有村寨的社会网络、空间形态、道路系统等方面保持良好衔接,在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有机协调。
  
  建议三:借鉴国内外木建筑防火经验,研究应用本土地域适宜性技术
  
  古民居采用对房屋自身结构的科学处理,达到预防火灾和阻止火灾蔓延的目的,是古民居建筑防火思想的精髓。从春秋时代的“火所未至,撤小屋,涂大屋”、元代王祯的“法制长生屋”,到明朝何歆倡建的封火墙和石窟门窗,无不体现了古人的防火意识和智慧。在西方国家,现代木结构住宅的工业化、标准化和配套安装技术都非常成熟,美国在对木结构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者对木结构防火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认为:木结构的防火首先应采取构造措施,防止各种情况下的木构件表面温度升高而着火。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只要经过合理的设计,木结构在防火性能上并不亚于钢结构和水泥结构。加拿大对木构建筑的“耐火极限”的消防设计理念值得借鉴,它对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要求不高,而强调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使木结构得以广泛应用。通过借鉴徽州古民居的消防措施,引入国外关于木构建筑的先进消防理念和技术措施,结合广西桂西北少数民族聚居村寨的情况,研究并应用本土地域适宜性建筑防火技术,必能在保护侗族建筑特色的前提下,达到预防火灾和阻止火灾蔓延的目的。
  
  建议四:继承传统建筑风格,建立生态木建筑示范点
  
  经济和社会在发展,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在变化,建筑科技也有很大的进步,这些发展为传统的侗族建筑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经济与技术基础。而且从长远来看,为防火而把木建筑改建为全砖混结构也不是根本出路,既影响了村寨的历史文脉特色,也不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当前发展低碳建筑的国际主流趋势下,侗族民居未来的发展方向仍将是木建筑,而不应该是今天城市建筑的简单翻版。可结合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建立新型生态木建筑示范点,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杉木资源,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科技人员、施工队伍和当地村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木建筑的保温、隔热、隔音、卫生条件和防火等问题,设计科学合理的村民居家功能模式,推广农村建筑节能使用技术和产品,应用太阳能和沼气等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来改善居住环境条件。通过示范点引导村民重新认识新型木建筑的优势,提高村民的民族优越感,从而主动地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
  
  建议五:加强侗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和规划管理
  
  侗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任务,有关部门应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侗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加强宏观管理和规划,以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资源布局、构成特征、生态环境等进行分析评价,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角度提出战略对策。在侗族村寨景观资源开发利用上,侧重新的侗族村寨景观资源的开发,同时对已开发的侗族村寨进行深度和精细开发。此外,为了侗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性和可实施性,各级政府应对侗族村寨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尽可能减少不当开发对景观资源美学环境的破坏,将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纳入总体规划的范围。
  
  建议六:保护已开发的侗族村寨并对其周围景观资源进行优化组合
  
  侗族村寨作为一种景观资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保护好已开发的村寨,并对其周围景观进行优化组合,才可以使景观有机的生长。因此,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对侗族景观资源历史意义、文化内涵、景观价值等进行广泛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形成良好的保护资源的环境和氛围,以及制订保护和合理开发建设侗族村寨资源的政策法规,使侗族村寨保护更加法律化、规范化,是对已开发的侗族村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对已开发景区周围临近景观,进行优化组合与配置,以点、线、面等方式的组合,形成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在组合中要注意景观构成新颖、搭配合理,并适当增加新的景观,包括与跨地区的民族景观的组合,以产生更好的开发利用效果。
  
  建议七:总结规划设计方案,推动新的村寨建设
  
  依据评价体系中各个方面影响因子及评价结果,分析并总结达到优异村寨景观效果的村寨的景观规划设计,利用原有的村寨建造的经验指导新的村寨建设,发展侗族村寨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在利用原有经验对新村寨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上,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微观方面包括村寨建筑的造型、用材、色彩等;宏观方面包括村寨的整体规划、生态系统、历史文化系统等方面。两者不能孤立考虑,不能顾此失彼,需要系统规划。
  
  【侗族风雨桥的可持续开发】

  
  建议一:大力宣传风雨桥的文化元素
  
  在侗寨,置身风雨桥上,人们可以切身感受建筑技术、艺术、信仰、民俗以及与环境相融合的风雨桥文化。风雨桥的选址通常依河流流向而定,桥被架设在村头或寨尾,侗族人希望它能给村寨带来祥和,使村寨蒙福受祉、人丁兴旺。整个桥梁由亭、廊、桥、墩四部分组成,河中立有石墩,桥上为木质结构,整座桥没有用到一根铁钉,而采用凿孔眼与榫衔接,直穿斜套,桥廊两侧设有通桥长凳,廊上加有顶棚,相互勾结形成严密的整体。建风雨桥运用的材料就取材于当地的原生态材料,根据地势环境而建。干栏式建筑风格的风雨桥将空间分割成桥内、桥外,人在桥内可以观赏周围的美景,桥外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映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建议二:充分发挥侗族风雨桥在民族文化传承上的重要作用
  
  侗族风雨桥在民族文化传承上的具有重要作用。侗族风雨桥建造者通过口传心授一代代传承下来了建桥经验和高超的技艺。除此之外,风雨桥在侗族人心目中已远远超越了作为桥本身的功能,它代表了侗族的民族价值观和信仰。
  
  建议三:充分发挥侗族风雨桥的公共作用
  
  风雨桥不仅是方便村寨之间联系、为过往路人提供通行的交通建筑,而且其有顶棚、长凳、栏杆,便于行人临时休憩、遮风挡雨、观赏景致。此外,风雨桥还是侗族重要的交往空间,平日里男女老少可以在桥上进行商品交易、闲谈聊天,待到重要节日时,风雨桥便成为活动场所。综合侗族风雨桥文化的方方面面,它是民族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产物,是侗族先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其他民族人民认识侗族、感受侗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建议四:多角度设计开发风雨桥纪念品
  
  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设计师需要考虑游客在旅途中的流动转移,使旅游纪念品设计具有便携性、安全性,在保护产品的同时减少游客携带纪念品的麻烦。风雨桥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突出民族文化元素,但不能完全脱离现代生活。功能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可以增强纪念品的功能,节约资源、美化生活。侗寨中保留至今的传统风雨桥,生动地描述着侗族的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民族风俗,记录着一代代侗族人的团结与智慧,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瑰宝。开发风雨桥旅游纪念品要从其独特的桥文化出发,深入理解侗族的民族文化精髓,提炼民族特色元素,以提升旅游地形象、丰富游客物质精神需求、优化产业模式为目标,以人性化、功能性等现代设计观念为指导,在促进旅游地和游客双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侗族鼓楼的可持续开发
 

 
  建议一:大力发展鼓楼民俗旅游
  
  现代旅游过程中人们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感兴趣,追求精神的享受和满足。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30%的外国旅游者认为旅游的第一吸引物是风光名胜和文化古迹。而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少数民族风情的则占70%。早在上世纪90年代,独特的民俗风情就逐步成为国内旅游者的新的吸引点。1995年中国民俗风情旅游年的到来,标志着我国民俗风情进入黄金季节。俗语有云:"越是民俗的,就越是世界的"。侗族的民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是少有的,只要好好开发利用,必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侗族旅游发展的又一亮点。另一方面,鼓楼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鼓楼建筑和附加的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只要稍加整理、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而且通过旅游,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中国的扶贫工作始于1979年,自1986年开始,扶贫工作向经济开发型转变,二十几年来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旅游扶贫投资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方式,同时也是无烟工业,对环境保护也非常有好处。
  
  建议二: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鼓楼旅游开发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乃至商品的过程,既是技术的、经济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过程。侗族鼓楼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不乏优秀的、先进的文化特质。象肇兴侗寨五座鼓楼以“仁、义、礼、智、信”命名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了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杉木文化”、“树木崇拜”所体现的“人地和谐”、“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生态伦理观念,正与现代国际生态旅游主题理念相一致。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不仅可使侗族鼓楼原生态民俗旅游与国际旅游接轨,也能为各族人民提供一个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正确方向。鼓楼的复古再现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美国的“活人博物馆”中,员工作为几百年的抵美移民而出现,身着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向游客表演了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作,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以及各种民间舞蹈,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着缺点。所以,在复古的同时,增加新的开发创造是必不可少的,鼓楼的特殊结构是很好的创新基础。
  
  (文章推送单位:湖南省侗学会。本文原标题为《把保护和开发建筑文化瑰宝作为侗族行使自治权利的重要内容——侗族村寨、风雨桥、鼓楼现状调查报告》,内容有所删减。原文系全省改革进行时的“思与行”暨第六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一等奖论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