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新春走基层】山里“花灯戏”唱出平江好风气

来源:红网 作者:徐颖 编辑:刘惟烜 2016-02-14 09:51:00
时刻新闻
—分享—

山里“花灯戏”唱出乡村好风气。

  红网岳阳站2月14日讯(分站记者 徐颖)“不成灯的草灯贺新年,贺喜嗯力(平江方言“你们”)过哒幸福年,荣华富贵万万年!”大年初三,湖南平江童坪村六旬老人张资宇家门口热闹非凡,花灯戏的唱腔、欢快的舞蹈、鼓点般的锣声、五彩的服饰组成了一幅喜庆的乡村图画。张爹在自家门口收了一群“小徒弟”。他说,要将这山里的“花灯戏”发扬光大。
  
  自筹经费,组成乡村“花灯团”
  
  张资宇介绍,据明《类联采新·上元》记载:“楼明万烛,山戏百层。”所指山戏即早期的灯戏。初期是一旦一丑或两旦两丑的对子花灯(即地花鼓),以手巾、扇子为主要道具,边唱边舞,唱灯调,演出一些无戏剧矛盾的农村生活片断,或祝福,或戏耍。按照平江传统习俗,每年正月初十至元宵节,业余艺人组成花灯班,配以拳师,敲锣打鼓,走村串户,每到一家,先由拳师表演武术,然后一旦一丑或双旦双丑载歌载舞,唱一两支曲调即散。
  
  “1个超大的音响、2把胡琴、3个无线话筒、10套靓丽的服装、18人的队伍,我们的花灯班子好洋气呢!都是我们花钱自筹的,经费在2万元左右。”张资宇地向记者介绍他们齐全的“行头”。
  
  “1978年我师从老师傅袁术(该村唱“花灯”的名角,96岁去世)。袁师傅手把手地教我们规矩、腔调、身段。1978年年底,一群志同道合的村民成立‘童坪花灯团’,团里有不少人都是袁师傅的徒弟,平均年龄为55岁左右。”张资宇介绍。
  
  父子、兄弟同唱戏,唱出好风气
  
  “近伢崽快来,趁着年前的好日头,我俩排练一段,别到时候让人看了闹笑话!”茶余饭后,张资宇和儿子张近东经常排练。伢(平江方言“父亲”)拉琴,崽敲锣,你一句我一句唱“嗨”了。他们认为,哪怕是业余选手,也要精益求精,展示最地道的“花灯戏”魅力。
  
  张资宇的弟弟张交宇也是“花灯团”里的“台柱子”兼“导演”,年近六旬的他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三花”(丑角)是他最擅长的角色。兄弟两人经常“切磋”,喝了点自家酿的米酒后,在如何发展戏团方面有点分歧,便闹得“面红耳赤”,但同台演出就忘得一干二净,和好如初。
  
  该村妇女主任徐桂林本来是村里“军鼓队”的队员,在花灯戏团的吸引下,带着她的一群姐妹与灯戏团强强联合。徐桂林敲起军鼓铿锵有力,“耍”起“花灯”也是个“女强人”,不仅唱腔惊人,扮起旦角也是风韵十足。她说:“我们农闲时聚在一起,不打牌不赌博,洗净泥腿子,唱起花灯戏,带动好风气,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弘扬特色文化,娱己也娱人
  
  “村民都盖起了小楼房,不愁吃穿,乡里人钱袋子鼓起来了,‘脑瓜子’也要赶上去。唱花灯戏弘扬了特色传统文化,既娱己也娱人。这两年我们不仅在本村表演,还走到周边乡镇演出,和其他花灯戏团交流学习。我的侄媳妇是北方人,看了我们的戏,方言听不懂也直打哈哈(平江方言“放声大笑”)。”张交宇讲起“花灯戏”受欢迎的程度,神采飞扬,“只要天气好,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每晚都走村串户地唱。条件好的人家觉得唱两支曲子不过瘾,丢红包鼓励我们多唱几首,看的人越多,唱的人越起劲。”

  张交宇一边说,一边拿出他手抄的花灯戏桥本(平江方言“剧本”),厚厚的本子里有上百首剧目,《十绣》《跳粉墙》《八仙庆寿》是常演的剧目。“花灯戏历史悠久,也吸引了不少青年人。我们村就有两个大学生回家过春节时加入戏团参加表演。我们还收了些‘小徒弟’,让年轻人也感受特色文化的气息!”张资宇说。
  
  平江花灯戏是平江县的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被湖南省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灯戏的表演团队达300多家,县里正式挂牌批准的灯戏剧团近30家,像“童坪花灯戏团”这样老百姓自娱自乐的剧团还有很多。
  
  越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百姓越喜欢。愿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山里花灯戏团走得更远、更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