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要道歉,更需自身的卓越

来源:红网 作者:刘泽溪 编辑:夏熊飞 2016-01-30 00:02:2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月25日浙江省海盐县行知中学发给学生家长的一则短信通知,通知中,不光有“走路时放慢速度”等温馨提示,还出现了“不要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或职高学生混在一起,以防上当受骗或被欺负。”的歧视性句话,短信的落款是该市行知中学德育处。有网友认为,教师发这样的短信是对职业学校及其学生一种赤裸裸的歧视。(1月28日《中国青年报》)
  
  “不得与职高生混”的字眼,令行知中学处在了风口浪尖,尽管汹涌舆论令行知中学第一时间道歉,但是“混”“欺骗”“欺负”等字眼,却代表了整个社会对于职业类高校以及职高学生的刻板印象。职业类高校与职高学子,在获得道歉之后,更应当平复一下情绪,将行知中学的歧视化作奋斗的动力,用办学成果和个体技能,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形象,赢得全社会的尊敬。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在中国家庭的教育观中,职高相比普高,并非初中毕业生们的首选,选择进入职高的学子,大多是中考未能取得好的成绩,中考的失利令他们被打上“loser”“差等生”的标签,中职学校在生源质量上普遍逊于普高,形成了关于职高“差生集中营”的印象。
  
  “不得与职高生混”之所以出现,很大程度上还和职高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关,职业类高中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中考落榜生“不得已而从之”的选择,考试失败带来的阴影与挫败感在职高中延续,在职高的学习生涯中,这种挫败感更容易引发学子的自暴自弃。
  
  平心而论,职业类高中与普通高中之间并不存在差距。职高所学的技能,更倾向于技术,而普通高中的学生,大多向往大学等科研学术的殿堂,二者在社会地位上并无卑贱之分。即便是在收入,职高毕业也未必就逊色。仅以大型国有钢铁制造公司马钢、鞍钢为例,一个拥有7年工龄的二级钳工,其收入超过了同车间的管理人员。
  
  长期以来,社会都在积极塑造“多种价值就业观”“职业平等观”,职业教育也受到国家重视,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教育观念,还是将技校、中专乃至大专视为“末位选择”,这也是行知中学对职高持傲慢歧视姿态的根本原因。
  
  国家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精英,既需要出身于名牌高中、大学的科学家研究高精尖的技术,也需要技艺娴熟的技术人员在一线将图纸上的设计变为现实。高等学府中“高分低能”、生活失意的案例报道屡见不鲜,职高毕业的技术工人也能以一技之长赢得社会的尊重。
  
  面对歧视性言论,职校师生的确需要利用网络舆论奋起抗争,让“行知中学德育处”公开道歉,但在愤怒与不平消退之后,更应当意识到“与职高学生混在一起”背后是整个社会对于职高教育的落后观念,职高要将其化为在日常办学中的动力,用自身的卓越从根本上扭转整个社会对职高的认知。
  
  文/刘泽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