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湖南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积极探索新时期治水思路的实践途径,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成效显著,为湖南省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红网从即日起,围绕“十二五”时期湖南水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陆续推出“湖南水利‘十二五’系列报道”,和网友共同见证湖南水利从传统向现代跨越的改革发展之路。
系列报道: 【湘江保护】通力合作 专项整治 还母亲河一江清碧
【农田水利建设】创新机制兴水利 畅通“农业命脉”
时刻新闻记者 刘娜 通讯员 黎军锋 长沙报道
双峰县井字镇石咀村陈永国租用水力清淤机冲挖山塘淤泥。 李建新 摄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冬日严严,原本萧瑟的田野上却一派热火朝天:一台台挖掘机在长满杂草的山塘上“大展拳脚”,一把把铁锹在村民手中扬起落下,一口口山塘恢复蓄水、一条条渠道蜿蜒通畅……这是邵阳市新邵县冬修水利的场面,也是湖南省热火朝天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改善民生的支撑。“十二五”以来,湖南省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水利发展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专门研究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超前谋划,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各显其能,为农田水利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有水无肥一半谷,有肥无水望天哭!这个工程修好后,我们5个组都受益了。”在宜章县五岭乡塘下村,农户肖世中看到梯田山头正在修建的水渠感慨地说。
原来,从2014年开始,宜章县率先在全省推行了“小农水”县级财政奖补资金项目村“遴选模式”,阳光公开,让老百姓参与进来。
以往,村级小农水项目都是由县里直接安排,争项目时各乡各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社会风气很不好。而建设五小水利项目时,政府部门“定盘子”,施工企业包建设,群众不参与、不知晓、不监督,筹资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不高。
如何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激发群众积极性呢?2014年10月,宜章县在全省率先创新小农水奖补项目村遴选机制,相关村自愿报名参加公开遴选,遴选结果在县政府网站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资金安排更透明。
此举增强了科学性,提高了群众积极性,撬动了社会大资本大力量,打通了农田水利灌溉的“毛细血管”。短短两年时间,宜章县里投资1200万元,撬动群众筹资投劳折资5720万元,小农水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面貌焕然一新。
在距离宜章600余公里外的澧县,当地群众也享受到了创新机制所带来的水利福利。
作为湖南省第一批国家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澧县大胆创新,以明晰产权、协会自治、权责统一为核心,在农田水利工程“没人管”、“没钱管”、“没制度管”的难点问题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在澧县澧南镇有1.9万亩的流转耕地。得益于澧县的产权制度改革,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权和土地经营权一同流转,公司有了积极性,前后共投入了2000多万元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兴建干支沟渠24公里,修葺机埠3处,清淤扩容堰塘10口,道路硬化11公里。“如果按照我们过去的投资渠道,这些水利设施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建成呢。”澧南镇镇长李忠清表示。
产权明晰了、责任明确了,用水合作等问题就摆上了台面。为了提高用水户的管护积极性,同时也减轻镇村两级水利管理难的问题,澧县加大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扶持力度。
目前全县已成立用水户协会34个、村级分会163个,发展会员115400人,充分发挥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田水利工程管的好、管的活、也管出了效益。
改革永无止境。湖南省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让群众不再做工程建设旁观者,而是真正做工程建设者。
树高千尺,命在根基;粮产万担,脉在水利。农田水利,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随着农田水利改革的深入推进,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迭起,畅通水利“农业命脉”,也为“三农”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