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媒体发布了一则2015年中国人婚恋调查,结果显示,“90后和95后第一次恋爱年龄提前很多,分别为15.18岁和12.67岁,父母存在感情问题的家庭孩子初恋时间更早。80后性行为发生年龄为22.10岁,90后第一次性行为平均是19.78岁,95后则更早,平均在17.71岁。”(1月11日《广州日报》)
从舆论反应来看,这份所谓的“中国人婚恋调查”,可谓是赚足了公众的眼球,尤其是对于95后初次性行为的调查结果,更是让人们大呼“拖后腿”。众声喧哗之下,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份调查的科学性,而只是基于对年轻人思想开放的模糊印象,便认为这种结果并无不妥,并在此基础上,去就事论事地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但却不得不说,这种调查结果本身就很值得推敲。
不可否认,现在的青少年不管是在心理还是生理方面,都存在着一种早熟现象,但稍有常识也可以判断的出来,“95后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7.71岁”这样的调查结果,也是完全不可信的。要知道,目前年龄最大的95后也才20岁,他们当中不少都是高中生乃至更低年级,而95后又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那么首次性行为能将近18岁吗?
为此,我专门找到了调查问卷,发现其在该项目设置上,存在“无性行为”的选项。这其实意味着,所谓“95后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17.71岁”的结果,其样本只是来源于那些发生过性行为的95后,却完全不能说就代表了整个95后群体,而对于那些目前还没有过性行为的调查对象,显然是“被代言”了。
按照调查者的逻辑,恐怕调查00后首次性行为的结果,还要令人惊悚呢!因为他们肯定连15岁都不到。而要看到,对于95后的首次性行为调查,其结果必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的,毕竟那些还没有发生过性行为,现在“被代言”的95后,他们在接下来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肯定会提高这里所谓“17.71岁”的结果,而最终的结果比起90后也不会差别太大。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所谓“95后初次性行为的调查结果”,其必须要限定特定条件,而在这里就是参与调查的95后,而不能给整个95后贴标签。这不仅关乎调查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更关乎着公众对一个群体的认知,而就目前舆论的反应来看,这部分群体已经成了不少人调侃的对象,这样的结果,也必然会误导接下来的家庭及学校教育,毕竟这一结果就不准确,那么在此基础上采取的措施,当然就有问题。
更进一步来说,其实当下媒体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调查,很多调查结果都突破了人们的固有认知,让公众大跌眼镜。在舆论场中,它们很能吸引公众的聚焦,但就这些调查结果来说,却很不科学,很值得推敲,更需要强调的是,不少的调查机构,本身就不具有权威性。说白了,其实不少的社会机构发布那些奇葩的调查结果,为的就是赚取眼球,因为这本身就是不少公司的公关行为。在此语境下,真希望媒体在发布类似新闻的时候,做一些最基本的判断,负起责任,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否则也同样会自损公信力。
文/张松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