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别让利己主义的阴霾蒙住道德本心

来源:红网 作者:王彬 编辑:夏熊飞 2015-12-31 00:02:19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松浦大道三车相撞致两车起火,一名年轻男子驾车经过事发路段,他迅速停车跑去将起火轿车内头部受伤的驾驶员救出。数分钟后,救人男子发现自己车不见了,中华轿车驾驶员也不知去向,救人男子拨打了报警电话。(12月30日东北网)
  
  好心人带着高尚的道德去救人,是为了给社会正能量添砖加瓦,却被恶劣的偷窃行为拆了见义勇为的台。好人好心,社会正能量无疑再一次被败坏道德的卑劣之人击痛。无独有偶,前不久,一小伙为救同事溺亡,却被同事反咬其是自杀。“好人没好报”的现实正在敲打着国人的良心,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人们总在关键时刻让利己主义的阴霾蒙住道德本心。
  
  按理说,一个人看到别人在救人,应做的是尽力帮忙,毕竟人命关天,那个偷窃者不但不帮忙反而趁机占便宜,进行偷盗行为,可悲可耻,暴露了卑鄙的人性,确实让社会心寒。同样一个人溺水,在被救之后,尤其是救命恩人还因此溺亡,应该有的心情是感恩,自责和悔恨。应该去怀念哀悼救命恩人,而不是反咬一口。那偷盗的人和反咬救命恩人的人已经被利己主义占据内心,他们的行为会伤透公众的心,也做了社会道德滑坡的催化剂。
  
  处在浮躁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越发的功利化,正常的功利化可以理解为实用主义,有助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能有效促进社会进步发展。但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精神上的道德修养并没有跟上节奏,“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功利等为人所摒弃的落后道德有了市场,功利化慢慢变味了。人民开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轻视道德上的满足,人性的阴暗面被功利化熏陶起来,更多地把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功利化追求演变为利己主义追求。正常的功利化对道德滑坡影响不大,但畸形的功利化也就是利己主义,既在道德空虚下不断恶化,也会催化道德滑坡,丢掉人性的本真。
  
  今年4月,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今年11月,一位美女主播深夜好心救人,伤者一口咬定是她撞了自己。好心救人却被某些利己主义者反咬一口,过于顾及自己的利益让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在道德里迷失。
  
  试想,这类事件不断地公诸于世,加上舆论的渲染,社会舆论导向就会变得不分明。尽管大多数人仍有善心,但受限于现实和舆论的情况、经验,不得不先考虑自己的得失,这也是利己主义的无奈蔓延。而对于部分心邪的人,他们能从这种社会现实和舆论环境中找到契机,自私自利更容易变为违法犯罪。所以,利己主义会拉偏社会舆论导向,偏的舆论导向又使得利己主义不断扩张,不断畸形发展。最后还是落脚在道德道德风气上,利己主义依靠现实产生的舆论导向更容易催化道德的滑坡。
  
  社会的浮躁,社会的功利化,社会的舆论导向都为利己主义盛行做了铺垫,使得利己主义成了道德滑坡的催化剂,如果任其肆虐,利己主义的阴霾就真正的蒙住了道德,蒙住了本心。但要想拯救道德滑坡,去除利己主义的阴霾,归根到底还是善和恶之间的博弈。人们首先要更多的追寻善的本心,理性的思考利害关系,领悟什么才是真正的利益得失,用“自我”的意识遏抑“本我”(完全潜意识)的欲望以及其延伸出的利己主义。
  
  其次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简单给教育蒙上道德的面纱,而是把道德教育真的渗透在我们的教育模式里,坚持立人先立德的原则,得到“超我”的道德判断。“自我”的正确意识加上“超我”的良知判断,相辅相成,大环境的浮躁、功利和消极的舆论导向才有可能得到缓解,直至趋于平静。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根基固牢,在辅助一些配套的正能量举措,利己主义的阴霾才会慢慢散去,道德滑坡才能得到挽救,从而最终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文/王彬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