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中央已与中西部22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对地方党委政府扶贫考核的办法也正在制定中。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贫困人口脱贫了多少,贫困人口收入增加了多少,贫困县“摘帽”了多少等。建立年度扶贫开发工作逐级督查制度,选择重点部门、重点地区进行联合督查,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并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对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省份要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12月16日《21世纪经济》)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一个宏伟美丽的目标,也是中央政府对全国人民的一个动人承诺,承诺就是签下的军令状。尽管不少地区通过自我评价宣称已经“实现基本小康”,但“基本小康”与“全面小康”距离有多远,恐怕谁也无法说清楚。“基本”是一个模糊词,“全面”却是一个精确词。什么叫“全面”?就是“一个也不能少”。全国还有7000万绝对贫困人口,那些宣称已“实现基本小康”的地区有没有份呢?把这些“全面小康”的“短板”补上来可能就不容易,如何保障补上来的“短板”不走回头路再“短”下去,必定难上加难。
据国务院扶贫办最新摸底调查,现有7000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有42%,也即将近3000万。人所共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患者本身已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创收能力,帮助因病致贫的贫困者脱贫难题更多。令人烦恼的是,几十年来的污染积累,从土壤到空气,从居住到饮食,受害甚深,这些致病因子潜藏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一嚼一咽之中,我们这些暂不在贫困者行列的人,保不定什么时候也会进入因病致贫的贫困者行列。内需久久难以明显启动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防老防病。所以救济因病致贫的脱贫工作需要国家或社会救助,需要提高保险广度和厚度。
其余因灾致贫的有20%;因学致贫的有10%;因劳动能力弱致贫的有8%;其他原因致贫的有20%。这4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相对于因病致贫的可能好办一些。但是这些贫困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增收的产业。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脱了贫便再也领不到政府补助了。政府补助当然要比自己创收拿得轻松。人天生有一种惰性,为了获得补助而不愿意脱贫的可能性完全是存在的。你给他找工作,他做不来;你给他政策创业,他不做;甚至还可能有酗酒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就躺在那里等补助。这种人,如何帮助他脱贫,绝非易事。
根据中央安排,目前精准扶贫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转移就业一批、社会保障托底一批,这四种手段能分别解决3000万人、1000万人、1000万人、2000万人脱贫。这个计划,当然没有包含刚刚脱贫了的立马又陷入贫困的人,也没有包含本来不在贫困者行列刚刚走进这个行列的人。脱贫工作的艰巨性可想而知,然而中央的考核却是比较严厉的,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区要追究责任,对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省份要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这对纠正以往糊涂扶贫、敷衍扶贫、徇私扶“贫”现象很有必要,但不得不防止虚假扶贫的事情发生。
因此,对于扶贫结果验收工作的安排,就成了一件关键性的技术活。让扶贫责任者自己来验收,估计一切都不成问题,提前完成脱贫任务都有可能。让脱贫责任者互相验收,那过关也不是问题,你放我一马,我也不和你过不去,你好我好大家好。让上级来验收,过关问题也不大,下级扶贫工作没做好,上级领导自然有责任,而且未来还要继续协调下去,哪能让下级在扶贫工作上栽跟头?所以,真的实打实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各方同心协力,包括贫困者自身,而扶贫结果的验收工作如何保证实打实,应当同时考虑在先。
文/柏文学
要扶贫,不要假脱贫
来源:红网
作者:柏文学
编辑:刘艳秋
2015-12-16 16:48:56
时刻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