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岳阳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打造“一极三宜”江湖名城

来源:红网 作者:李婷 范向辉 编辑:吴若兰 2015-12-11 15:19:2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岳阳站12月11日讯(分站记者 李婷 范向辉)“湖广熟,天下足”,富饶的洞庭湖平原,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天下粮仓。
  
  岳阳,襟长江临洞庭,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旖旎的水乡湿地风光,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洞庭湖平原上。既是洞庭湖的主体所在地,也是我国粮棉油茶猪鱼等大宗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一湖水,给了这个城市灵性,一湖水,也给了这个城市发展的机遇。
  
  201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审时度势,在全市上下重点实施了把岳阳建设成为湖南发展新增长极、中国宜居宜业宜游江湖名城的“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发展战略。
  
  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岳阳,就像一艘巨轮,迎着这一轮喷薄而出的太阳,朝着“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的目标,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天赋洞庭于斯为盛
  
  洞庭湖,地跨岳阳、常德、益阳、荆州四市及长沙市望城区,共33个县(市、区),总面积6.05万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2200万,岳阳市是洞庭湖的主体所在地。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也是我国粮棉油茶猪鱼等大宗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对于保障长江流域水资源安全、维持洞庭湖区及长江的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生态文明的后发优势,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引领全国大湖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岳阳在洞庭湖生态体系中,地理位置最为突出,湖泊功能最为显著。洞庭湖平水位水域面积2625平方公里,其中1650平方公里在岳阳境内,占湖泊总面积的63%;洞庭湖南汇四水、北纳长江,江河来水的唯一出口位于岳阳城陵矶。经由城陵矶的多年平均入江水量,占长江中游总径流量的46%;岳阳是湿地大市,湿地面积2122.8平方公里,占洞庭湖湿地面积的1/3。湿地记录有江豚及淡水鱼类117种、湿地植物有430余种、鸟类338种,被誉为“中国观鸟之都”和“拯救世界濒危物种的重要希望地”。小白额雁、黑鹳、东方白鹳和鸿雁分别占全球越冬候鸟种群的70%、30%、20%、10%。岳阳不仅是调控江湖的枢纽、长江中下游防洪保安的战略前沿,还是维系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区,2009年被各国驻华大使馆联合授予“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
  
  岳阳临湖而建,因湖而兴。岳阳经济与洞庭湖密不可分,岳阳经济本质上就是洞庭湖经济。古时洞庭湖商贾云集,今日洞庭湖产业发达。岳阳的港口物流、石化电力、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企业,60%以上布局在洞庭湖畔。岳阳文化更是与洞庭湖休戚相关。岳阳楼凭“先忧后乐”情怀而素为仁人志士所景仰,汨罗江以“上下求索”而被文化人奉为“蓝墨水的上游”,君山岛因湘妃寻夫柳毅传书而被誉为“东方伊甸园”。屈子沉江、杜甫行吟、吕仙三醉、小乔初嫁,洞庭湖厚重沧桑,岳阳堪称湘楚文化的摇篮,在中华5000年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下求索,忧乐关情,求实图强,敢为人先”的岳阳地域文化,素为世人称颂。
  
  生态优先和谐共生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201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岳阳揽洞庭而带三湘四水,滨长江可达四海五洲,集鱼米之乡、工业重镇、风景胜地、历史文化名城于一身,融名山、名水、名楼、名文于一体,是通江达海的现代港口城市、走势强劲的现代工业城市、文化厚重的现代旅游城市、山水相融的现代生态宜居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科学发展,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8.6%,预计全年GDP总量较“十一五”期末翻番;元至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7%、22.7%、12.7%、8%,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征程中,岳阳注重超前谋划,围绕省委、省政府“将岳阳发展成为全省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的指示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抓抢新机遇,明确提出岳阳打造“湖南发展新增长极、中国宜居宜业宜游”的“一极三宜”江湖名城战略思路,计划到2020年,全市GDP占全省比重达12%,2025年达15%,全力将岳阳打造成为湖南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
  
  近年来,岳阳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原则,全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建设。
  
  着眼科学统筹发展,加强规划引领。先后完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岳阳市域“1+9”规划、湖南长江经济带“1+7+1”规划、岳阳港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确定了以“五区”为核心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定位,并制订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提出了“实施十大工程,推进千个项目,完成万亿投资”的项目建设计划,岳阳机场、洞庭湖博物馆、环南湖交通三圈等一大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全面铺开。
  
  着眼促进人水和谐,大兴水利设施。近20年来持续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全市累计投入水利资金80多亿元、劳动工日6.9亿个,完成水利工程43.4万处、土石方7.8亿立方米,湖区防洪保安能力进一步提升。
  
  着眼保护一湖清水,推进生态修复。扎实推进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强化重金属污染治理,近年共完成治理项目25个,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9座;环湖区新上项目严把环保关,“十二五”期间共否决投资5000万以上的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项目80多个。目前洞庭湖水质已由过去的劣五类上升到三类,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湖区自我净化能力和主要生态功能得以恢复和提高,水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改善。
  
  绿色引领永续发展
  
  洞庭湖是岳阳人民的母亲湖。保护秀美洞庭、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是湖区人民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人民生活的美好追求。为了保持一湖清水、维护一片生态、繁荣一方家园、加快一域小康,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改革驱动、创新发展,民生为本、和谐发展,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建设原则,立足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重“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并举,以绿色低碳为目标,努力构建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科学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使洞庭湖这个镶嵌在长江中游的璀璨明珠永放光芒。为此,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强力推进四大重点工作:一是持续提升生态功能。将洞庭湖岳阳市域湖面恢复到1880平方公里以上,增加调蓄洪容积60亿立方米,进一步提高环湖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强力推进工业污染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二是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长江干流、重要河段以及重点垸、一般垸、蓄洪垸、防洪减灾综合体系等防洪能力建设,加快环湖路网建设,加强环湖绿色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沿湖新型城镇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生产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更有力的基础支撑。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生态优势为依托,建立绿色发展体系,发展新型优势产业,促进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产品经济向功能经济、效率经济向效用经济、自然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提高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全力改善社会民生。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兼顾城乡、惠及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安全网建设,推动环湖居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大局稳定和谐。
  
  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推进,国家发展战略布局正由东向西、由沿海向沿江转移,洞庭湖地区将迎来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岳阳将抢抓历史性机遇,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和建设好洞庭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生态安全和水利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积极推进“621”发展战略,为打造“一极三宜”江湖名城,把洞庭湖地区建设成为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而努力奋斗。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发展目标
  
  按照两年打基础(2014-2015)、五年新跨越(2016-2020)的步骤,着力推进生态系统、产业体系、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区发展水平,力争到2020年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生态功能基本修复。到2020年,洞庭湖区生态水域面积和调蓄容积稳定并有所恢复。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率先划定湿地生态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突出环境问题得到遏制和改善,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和水资源利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环湖路网基本建成,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四位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和能源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绿色产业优势明显。农业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石化等为主的滨江临湖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节能低碳技术广泛应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园区集聚度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血吸虫病防治、城乡饮水安全等突出民生问题优先得到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均等化水平和可及度进一步提高。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摘自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洞庭湖(岳阳城陵矶)综合枢纽工程(筹)
  
  设计正常蓄水位25米,库容30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年枯水期发电量4.8亿千瓦时,建三线3000吨级船闸,设计年通过能力1.5亿吨。按照25米正常蓄水位和22.5米死水位测算,工程建成后将获得15.3亿立方米的调节库容,增加洞庭湖水面积1500平方公里,使四水下游及湖区322公里航道达到三级以上标准。2012年12月,省政府委托中国水科院、清华大学对工程进行了课题研究,正式启动了工程的研究工作。今年11月15日,省政府邀请专家在北京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评审。研究成果表示,城陵矶综合枢纽对生态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总体可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