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考察过的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初到此处,谁也无法想象,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深藏于大山的“穷旮旯”,道路泥泞、贫苦不堪。总书记“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从这里传出之后,十八洞村一下子“火”了起来。如今,尽管依然戴着“贫困村”的帽子,但十八洞村凭着旅游经济和多元产业,已然驰骋在与最美乡村比肩的快速道上。本报记者梁美兰湘西报道
村子出名了,带火了5家农家乐
12月1日上午,鄂湘赣“精准扶贫”湘西行联合采访团走进地处武陵山腹地的十八洞村。
踏着平整的青石板路,记者们一路感叹十八洞村的如画美景。刚进到村口,大家不约而同地被观景台旁的公厕吸引。公厕是一栋传统的苗族木制吊脚楼,自来水、点灯、抽水马桶、洗手池一应俱全。外墙上,在一块木板上刻着文明提示,仿佛让人置身于5A级景区:公共场所,测试美德,不设监考,祝您合格。
在十八洞村村支书龚海华的引领下,采访团来到梨子寨最高处的施成富老人家。这里,正是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来村里考察慰问时召开座谈会的地方。
走近大门,便看到一块“成富家厨房”的牌匾挂在门楣上。“他家开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生意很火。”龚海华介绍,十八洞村因“精准扶贫”出名后,来观光的游客多起来,有生意头脑的村民都在寻找商机,“目前农家乐有5家了。”
迈进客厅的大门,一幅习近平与村民促膝长谈的大幅照片映入眼帘。75岁的女主人龙德成笑着说一口苗语,示意大家到照片前合照。龚海华帮她进行“翻译”,原来,习总书记在此处召开座谈会后,不少游客都慕名来到施成富家,为的就是留个影,“有时一天要接待好几拨游客。”
“当时心情很是激动,我还暗自与习总书记比身高,我只有一米五几,猜他可能有一米八以上吧。”龙德成专门请龚海华翻译了这个细节。如今的她经常能见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感觉自己像个名人,很开心。”
钱袋子鼓了,重庆媳妇也愿嫁了
时间回到2年多前,贫困户施成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泥巴地面凹凸不平,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家中靠着仅有的几分地维持生计。由于太穷,在深圳打工的小儿子施全友谈了多年的女朋友一直犹豫不决。
转机发生在2013年底的一天。施全友和女友孔铭英偶然在新闻联播中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十八洞村的新闻,这对情侣闻到了其中的商机,双双辞工回村。
“他们说我饭菜做得好,就回来开了个农家乐。”孔铭英是个重庆妹子,长相甜美,手艺又好。在两人的经营下,农家乐生意越做越好。孔铭英说,今年国庆7天假期里,农家乐每天接待100多人,日收入3000多元。
今年元旦,施全友如愿“脱单”,用一场隆重的传统苗族婚礼将孔铭英娶回家,并将妻子的户口落到了十八洞村。“生意越来越好,我对这里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愿意在这里安家扎根。”孔铭英爽快地说。
龚海华说,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十八洞村旅游、农业产业发展加快,脱贫也体现在了“脱单”上,原来村里40岁以上的单身汉有38个,如今一半以上都娶到了媳妇。
龚海华告诉记者,全村4个自然寨,225户,939人。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400多元。2013年底,成为“精准扶贫”首提地之后,确认贫困户136户542人。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518元,“预计2015年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左右。”
房屋“五改”后,随时能洗热水澡
当天,采访团又来到另外一户贫困户施齐文老人家。“他家现在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户’。”龚海华说,习近平来访时,这家年迈的女主人因为没看过电视,不知道总书记的身份,还是邻居告诉她的,习总书记还在现场亲切地称呼她为“大姐”。
如今,走进施齐文改造一新的房子,客厅背景墙上挂着习近平与女主人并排坐着的照片。客厅左边的火塘正中间,当年习近平坐过的椅子一直摆在原地,老人特意给它绑上了红布条,每个来拜访的游客都要坐上一坐。施齐文说,村里对房子进行“五改”:改厕、偏房维修、改圈、改浴、改厨。“现在冬天洗澡随时都能用上热水,家里都有了独立的厕所,卫生多了。”他说。
龚海华介绍,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另一个应有之意,是精准改善人居环境。“落实习总书记‘把原汁原味的特色民居保护好’的指示,我们致力于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他说,村里没有拆掉村民的任何一栋房子,而是在保留民族特色建筑的基础上,为村民改善居住环境。
施齐文和老伴石拔专是典型的“留守老人”,2个女儿外嫁,家里没有劳动力。如今,除了可以领低保,施齐文两口子还得到扶贫队干部的结对帮扶。施齐文还成了村里猕猴桃产业的小股东,两年后预计可以分成5000元。
施齐文回忆,习近平来的时候,曾经问过妻子石拔专有没有什么梦想,当时她说一辈子没有见过天安门,想去看看。今年5月份,在长沙一名老板的赞助下,石拔专如愿来到了北京天安门。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新模式
贫困户精准识别“9不评”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十八洞村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并提出十八洞模式的“可复制、可推广”原则和“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要求。
为摸准全村贫困人口情况,十八洞村制定了“贫困农户识别9个不评”标准:拥有砖混结构楼房或在城镇购有商品房的家庭不评;2000年以来违反计生政策和未按规定落实计生手术的家庭不评;打牌赌博成性,经营或提供赌博场所,正在服刑、劳教或正被警方通缉和屡教不改的“两劳”释放人员的家庭不评;不务正业、懒惰成性的家庭不评;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家庭不评;时常刁蛮阻挠公益事业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家庭不评;全家外出打工经通知不回家的家庭不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家庭不评;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农用车、矿车、面的、轿车、中巴及经营性加工厂的家庭不评。
按照“户主申请→群众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七道程序,共准确识别出贫困户136户54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5%。
跳出十八洞村发展十八洞产业
十八洞村人均耕地仅有0.83亩,跳出十八洞村发展产业便有了新思路,时髦一点说,叫“飞地经济”。
村子组建了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对猕猴桃进行公司化运作,十八洞村出资294万占49%股份。十八洞村的股份由十八洞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两部分组成,十八洞合作社由村民出资组建。2014年12月30日,入股的村民拿到了股权(金)证,吃下“定心丸”,就等着两年之后猕猴桃挂果,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精准且多元化发展产业,十八洞村“五条腿走路”:既有猕猴桃为主的种植,还有黄牛为主的养殖,外加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合作社。
记者 梁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