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大力推进“两房两棚”建设工作,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51.83万套,新增租赁补贴1.73万户。截至10月,湖南省农村危房改造19.1万户;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开工建设48.8万套,开工率94.2%,完成投资600.7亿元。建设完成后,能够解决60余万户家庭的住房困难,圆上他们的安居梦。(11月23日红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当下高房价的重压之下,住有所居是很多人努力拼打的梦想。即便是城市的“蜗居”,也会让人缓解压力、安心工作;而如果居无所安,必将是心神不定,没有幸福指数可言。那么,对于湖南而言,住有所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况?相关案例以及数据可以看出大致端倪。
在湖南广大农村,二三层的新建楼房雨后春笋般出现。部分贫困农民群众没有能力盖房,政府通过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予以资金补贴,仅今年元月至10月,湖南农村危房改造就达19.1万户,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农民群众的住房困难。在湖南各大城市,以省会长沙为例,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排名中,长沙平均房价是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大大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临近省会城市武汉和南昌。但是,即便如此,湖南却没有减少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2015年湖南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51.83万套,新增租赁补贴1.73万户。截至10月,湖南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开工建设48.8万套。这48.8万套房源投入到市场,对于扩大城市住房供给、改善市民住房条件的意义不言而喻。
长沙岳麓区桐梓坡,周正林一家三代五口人在47平方米的房子蜗居了33年。但是,在长沙大板房棚改中,75岁的周正林告别住了33年的“蜗居”,搬进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一举实现了安居梦。而在常德,喻园明、梁锦这对80后新人直接把公租房当婚房,租金和物业费较市场便宜30%多,实现了安居梦,也实现了结婚梦。不管是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还是刚刚结婚成家的新人,政府棚户区改造和城市保障性住房犹如雪中送炭,来得及时、来得解渴。
不仅要居者有其屋,而且还要居者优其屋。从“有”到“优”的变化,折射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指数的提升。中国城市改造的一大弊病是大拆大建,特别是把一些具有历史意义和风俗特色的古建筑推倒,建成了钢筋混泥土这东西。千城一面,就是没有城市自我。常德老西门改造走的是还原历史建筑,居民就地回迁的路子,保留了老城传统文化底蕴,值得充分肯定和普遍借鉴。而常德津市荷花社区打造“城市社区田园化”思路,让城市烙印乡愁,别具风格、大受热捧。居者优其屋之“优”,绝不是单一面积增加、装修豪华,更多的是人与文化的传承融合,人与环境的和谐栖居。
住有所居是全面小康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湖南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的工作思路和行动举措,不仅符合实用,而且契合审美。这是高质量的全面小康!
文/夏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