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村内的青砖黑瓦(图片由摄影记者 张思楠 摄)
网媒记者在古村内参观
中国江西网讯 特派记者李运辉报道:11月11日,“生态庐陵绿色吉安——2015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吉安行”记者团来到了千年古村钓源,纷纷盛赞古村堪比“桃花源”。
千年的传承滋养了钓源古村的古朴灵秀。古村内古樟成林,郁郁葱葱,绿叶掩映下,青砖黑瓦若隐若现。村里长幼妇孺,怡然自乐,仿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据悉,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钓源,传说因欧阳修的先祖欧阳万在此垂钓而得名。北宋年间,欧阳修宗族欧阳弘在此肇基,其后裔繁衍生息,至今已延续千年。他们尊崇欧阳修,村内建有文忠公祠堂,“文行忠信”牌匾至今高悬。
[1] [2] 下一页
[NextPage]
古村内的祠堂
雕花的窗棂
村庄有庙观、祠堂、书院、别墅、民居等多种建筑,且部分历史悠久。建筑的朝向却一反坐南朝北的惯例,而囊括北南西东多种朝向,布局呈八卦图形。钓源古村还有一个地方令人感到奇怪,据介绍,全村街、道、巷无一取直,全都“歪歪斜斜”,走来别有一番风味。
齐鲁网的韩薇表示,古村安静悠然,透着一些对岁月逝去的远古怀念,静静守望着古朴的村落。“一把油纸伞,一条幽深曲折的小巷,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一座高高的马头墙,一扇雕花的窗棂,这就是想象中古镇的样子。”
“钓源的日子很安静,带着一点淡淡的旧时光的味道,就像是泛黄的老照片,值得怀念,值得记忆。”中国江苏网如此说道。
据了解,钓源古村是江西民间建筑的典型,香港城市大学把钓源列为古建筑学的示范点,认为它汇集了我国南方古代民间建筑的主要类型和风格。2003年,钓源古村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钓源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风景区,2010年钓源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生态村,2012年被评为江西省4A乡村旅游示范点,同年还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今,钓源新村旁边已经建起了吉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其中的台湾福容园已经开园,每月接待游客上万人。周边还有井冈山农业科技示范园、各种特色种养基地和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吉安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正日渐成型,钓源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