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周清明: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农业

来源:红网 作者:沈国清 冯钧 章尧 编辑:闵美颖 2015-11-05 11:16:0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湖南一直有着农业强省的梦想。“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让农业强省梦插上腾飞的翅膀。日前,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发展大数据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更加指明了湖南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互联网+现代农业对于湖南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既是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是湖南实现农业强省梦、小康梦的现实基础。其实,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早已在三湘大地发芽抽穗。红网推出解码“互联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系列报道,将为广大网友采撷互联网+现代农业在湖南实践的点点滴滴,展示新型农业发展的广阔天地。也许这些企业和企业家才刚刚起步,步伐还显得不那么坚定有力;也许利用互联网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有这样那样需要思考和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坚信,最新兴的互联网与最传统的农业嫁接一定会擦出最炫丽的火花,点燃湖南现代农业飞奔的引擎。

  系列报道:茶行业巨头触电“电商”+“店商”双管齐下
  “惠农”平台打开农产品网上销售通道
  “特色湖南”让世界尝到“湘”味
  浏阳老农爱试验 信息化升级管理田间
  湖南60后创客2000万打造农业电商平台推动“互联网+农业”
  常宁市给农产品办“身份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洞口县打造农业电商平台 农产品销得更快更好
  湖南搭建农业服务信息化平台 农民与教授沟通零距离
  湖南首个互联网+农村资源平台为流转交易“牵线搭桥”
  “村村通”农业平台:打造品牌把农产品“网”起来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周清明认为湖南应该把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工具或载体贯穿于农业产业的全链条中去改造传统农业。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周清明认为湖南应该把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工具或载体贯穿于农业产业的全链条中去改造传统农业。

  红网记者 沈国清 冯钧 章尧 长沙报道
  
  2015年,随着互联网+计划的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在湖南加速升温。湖南农业开始走在互联网铺就的希望的田野上。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结合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如何抓住国家大力实施互联网+计划这一机遇,转变湖南农业发展方式,加速湖南农业产业改造升级?日前,红网记者采访了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周清明教授。他认为,湖南应该把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工具或载体贯穿于农业产业的全链条中去改造传统农业,形成“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
  
  记者:湖南是农业大省,一直在进行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升级,国家推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领域。根据湖南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您认为湖南农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最佳的结合点在哪里?也就是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形成突破,让湖南农业装上互联网的高速引擎,助推湖南农业高速发展。
  
  周清明:农业是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领域。“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创新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湖南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2011年科技部、中组部、工信部联合下文将我省纳入了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的京沪及东部沿海省份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结合我省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形成突破。
  
  第一、积极落实湖南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项目,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资源、科技知识等现代科技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村居民提供文化、教育、卫生、就业等民生服务,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技术指导;
  
  第二、围绕我省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产品产、运、储、销等环节的互联网化,引导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发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医疗、土地流转等一批基层信息服务系统,提升农村基层组织信息管理和服务能力;
  
  第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化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安全;
  
  第五、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在我省基础较好的区域建立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基地,形成示范效应,逐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
  
  第六、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驱动,加快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种养殖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第七、加快推进落实我省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网络化服务水平;
  
  第八、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团队建设,提升农村“七站八所”的信息服务能力,加大对农民文化知识,尤其是信息技能的培训力度,大力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
  
  记者:您能不能谈一谈,互联网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最需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
  
  周清明:我认为互联网为现代农业服务,最需要解决的是“路要畅、车要多、法要全”三方面的问题。“路要畅”指的是互联网要稳定通畅。就是要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市骨干信息网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村宽带入户,尤其是要加快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建立成本低廉、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通道。“车要多”指的是要尽可能多地研制信息终端、信息工具,开发一批实用性的信息服务系统,整合、完善涉农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好互联网服务“三农”的功能。“法要全”是指必须要为互联网的安全快速稳定运行,建立健全的广大使用者公认和遵守的法律法规。对于违反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严惩不贷,从而打造一个干净、通畅、安全的网络环境。
  
  记者:农村电商目前在湖南已经有了实质性发展,现在茶叶、柑橘等农产品不少开始通过电商渠道销售,而且销量连年增长。不过农村电商大多数还处于小、散的状况。而从过去成功电商的经验来看,网络销售必然会形成平台的规模化与寡头化。湖南的农村电商要做大做强,您认为存在哪些瓶颈,湖南农大在这些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周清明:目前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攀升增加了农村电商消费市场的潜力,也为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湖南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农村电商公司,农村电子商务在湖南尚处于起步阶段。我认为湖南农村电商要做大做强,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要依托湖南农产品特色,整合资源,形成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农村电子商务大平台。
  
  湖南是生猪、大米、茶油、菜油、淡水鱼和柑橘等农产品生产大省,要在目前农村电商混战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依托湖南农产品的特色,解决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小平台局面,整合资源,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大农村电商平台,电商平台只有规模化与寡头化才可能走得更远。
  
  二是要结合湖南农村实际情况,解决电商在农村推广的瓶颈问题。
  
  湖南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瓶颈,首先是农民信息素养问题,其次是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物流问题。目前大量知识农民进城,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如何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是农村电子商务是否能普及的关键因素。此外,农村物流不畅,大的物流公司触角只能到县城和大的镇,尚不能到达村一级,这也是影响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开拓思路,大胆探索。淘宝和京东等大型电商公司,在城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这种模式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性。湖南农业大学在农村电商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例如:提出了一种基于线上线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并在湖南岳阳的屈原区进行了试点示范。该商务模式的主要思路是:在各村镇的小商店安置与湖南腾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电子货柜,并以其作为业务受理平台。电子货柜终端上端连接湖南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下端连接本地规模超市、农资公司及各类充值缴费平台,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电子货柜终端可以完成商品展示、商品定购等交易环节,并实现业务点网上订货、本地配送和售后服务支持。依托终端和当地有关公司可以解决农民自产农产品保质期短,卖出难的问题,解决农民“信息获取能力低,网络购卖能力差”的问题。同时,货柜终端还可以通过省平台推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实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互动。总之,我认为湖南农村电商要做大做强,还必须在机制和模式上做更多的探索。
  
  记者:加快农业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需要政策和资金引导,您对于政府部门有什么样的建议?
  
  周清明:加快我省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结合,应当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推进机制,“互联网+现代农业”需要政府各级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多方面的参与和支持,政府部门应积极协调,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进行引导。
  
  资金方面:在推动我省农业的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各级政府财政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研院校对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涉农信息资源建设、基层信息站点建设、农村信息员培训、技术服务队伍建设以及“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等。同时,广开融资渠道,多渠道争取和筹集建设资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吸引企业和全社会积极投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政策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讯部门对于农村带宽及信息费给予优惠,推出针对农村信息服务的优惠套餐;政府放宽相关IT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有偿信息和技术服务及创业性经营活动的准入条件,并在金融、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对在我省农业的互联网转型建设过程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给予政策倾斜,吸引、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和各界力量参与建设。
  
  宣传方面:各地相关部门要通过媒体和媒介,宣传“互联网+”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示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开展农村化信息化优秀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等各种活动,推广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对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形成全社会重视和促进农村互联网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记者:目前,有少数农民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创自己创业梦想,如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田间管理,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对网络环境的不了解、缺乏网络安全知识和意识、创业存在盲目性等,您对于想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农民有什么样的建议?
  
  周清明:“互联网+现代农业”是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实现传统农业的升级,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是促进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基本方向。但受目前农村环境和农民知识水平的限制,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在此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在“农村互联网+创业”模式尚不成熟、农村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审慎思考,切忌一哄而上、盲目创业;
  
  第二、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在我省尚处于试点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条件、自身的农业产业技术知识、实施成本和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稍不注意就会带来创业风险;
  
  第三、农村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利用“互联网+”的农产品交易创业模式,有利于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但实施之前应当认真分析社会需求,了解市场信息,充分考虑所在地域的物流、运输成本、销售渠道等因素;
  
  第四、湖南农产品大多是分户生产与经营,过于分散,知名度不高,电子商务平台为湖南省农产品的推广、品牌塑造和农民创业提供了机遇。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应以质量和诚信为基础,注重品牌建设。品牌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包括农产品的品质、品相和品位的提升,农产品的形象设计及营销战略等多个环节;
  
  第五、大多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虽然有利用“互联网+创业”的热情,但由于缺乏必要知识和安全意识,往往会带来创业风险。互联网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应当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和营销知识,提高创业本领,防范金融风险,从而获得事业成功、实现发家致富。
  
  记者:“互联网+现代农业”是一个新课题,其实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作为学界专家,您觉得在理论学术研究方面,我们该怎样给“互联网+现代农业”计划的实施以支持?
  
  周清明:“互联网+现代农业”是一个新课题,大家都在研究和探讨,我认为在理论学术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为“互联网+现代农业”计划的实施予以支持:
  
  首先,理念更新:要将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工具或载体贯穿于农业产业的全链条中去改造传统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
  
  其次,技术攻关:针对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深度融合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突破适合农业产业化生产过程的农业信息感知与传输技术,研究满足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自动化农业等应用的前沿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农业决策模型、预测预警与作物生长虚拟技术;研制面向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应用领域的智能装备和应用系统;研制系列满足农村需求的低成本信息终端;开展面向我省作物主产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的长势监测、遥感测产与估产、重大灾害监测预警等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支持服务等;
  
  再次,协同创新:组建现代农业大数据联盟,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等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整合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互联网+现代农业”计划实施提供强力支撑。
  
  记者:湖南农业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农业院校,在推动湖南农业的互联网转型方面做出了哪些研究和贡献?
  
  周清明:湖南农大作为湖南省唯一的农业高等学府,在推动湖南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互联网转型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培养了大批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人才培养是关键。湖南农大目前具有农业信息化博士点、硕士点,农业信息工程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等信息类本科专业以及“互联网+”创新班,为湖南省乃至全国输送数千名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并培训大批农村信息员和新型职业农民,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实施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是积极参与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在湖南省科技厅主导下参与申报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牵头研发了湖南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呼叫中心、产业社区、一村一网等应用系统,构建了覆盖我省支柱产业的农业知识库及柑橘、油菜、茶叶等专业信息服务系统;
  
  三是开展了“互联网+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研究。研制了智能灌溉、精量播种、联合收割、无人机、变量施肥等各类农业智能装备及各类农业环境信息感知终端;开发了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溯源、农村电子商务等各类信息服务系统,并在湖南岳阳等地开展了区域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四是创新形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模式,例如:依托我校“双百”星火科技富民工程,通过互联网远程服务及互联网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农民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依托新农村研究院在全省建立了大量信息服务基层站点;依托湖南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在线服务、呼叫服务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