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小康路上】常德津市篇:乡与城的嬗变

来源:红网 作者:李逢源 编辑:康晓乔 2015-10-27 17:05:49
时刻新闻
—分享—

改造一新的三眼桥社区

改造一新的三眼桥社区

开通自来水后,钱四春做饭方便多了

开通自来水后,钱四春做饭方便多了

津市每个乡镇都设有垃圾转运站

津市每个乡镇都设有垃圾转运站

津市打造双环线,联通七个乡镇

津市打造双环线,联通七个乡镇

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章杰接受红网采访

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章杰接受红网采访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逢源 津市报道
  
  提及常德津市,人们首先想到的,莫过于一碗香气诱人的津市牛肉粉。它的独特香辣口感,曾受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广为赞誉。然而,津市值得称道的远不止于此,除了满足诸多食客挑剔的味蕾,这座城市正在悄然改头换面,人民逐步走向幸福安康。
  
  转变的缘由,源于津市大力倡导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城乡统筹、全域覆盖”的思路,津市重点探索推进城乡供水、城乡公交客运、城乡医疗保障、城乡环境整治“四个一体化”的改革,通过保障供水、完善交通、清洁环境等,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津市每一位城乡百姓。
  
  取名“臭水沟”的早餐馆
  
  每天清晨五六点,45岁的王海凤便在早餐店中忙活开了。煮汤、配菜、下锅,每个步骤都有条不紊。不同于津市驰名的牛肉粉,王海凤的早餐店主打米面,采用猪肉而非牛肉。“主要是图个特色。”王海凤笑着说。
  
  在津市不卖牛肉粉的早餐馆,吸引了不少津市居民光顾,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早餐店的名字,却叫作“臭水沟”。
  
  “因为以前我们这里就是臭水沟呀。”王海凤说。尽管如今早餐店门前道路一成不染、四周绿树如茵,但就在两年前,臭水沟早餐馆还真是名副其实的。
  
  “我们这里地势比较低,下水道常年堵塞,一下雨路上就垃圾遍地,到处都是臭水。”想起过去,王海凤不由频皱眉头。“最近两年环境治理好了,但提起臭水沟大家都熟了,名字就保留下来了。”王海凤说,“现在还有人提议,要把臭水沟换成香水沟哩!”
  
  这条昔日的“臭水沟”,位于津市新村社区三眼桥小区。它始建于1983年,共有楼房54栋,居民6000余人。在上世纪末,它曾是津市市最繁华的小区,随着社会发展,小区消防设施不全、排水堵塞等问题日益突出,人居环境也越来越差,成为津市市城市创建中最难啃的“骨头”之一。2013年3月以来,小区先后进行了控违拆违、下水道整治等改造,小区楼房焕然一新,门前臭水不在,居民们高兴地合不拢嘴。
  
  “以前这一带经常涨水,下雨就是一片汪洋,人们不愿住,房子想卖都卖不掉,现在改造完后,环境特别好,人们再想过来买就困难咯。”三眼桥小区79岁居民汤永贵笑着说。
  
  三眼桥小区的改革,是津市城乡环境整治一体化改革的一部分。围绕“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目标,津市建立健全了“多元投入、长效管理、责任同担”三大机制,通过市财政、乡镇(街道)、社会、项目共同筹集资金,投入资金1.5亿元,着力城乡环境整治,最终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生态洁净的转变。在农村地区,每个乡镇也建立了专门的垃圾中转站。每户村民中都配备有垃圾桶,实现屋前屋后种花种树,生活环境分外怡人。
  
  终于不用含硝井水了
  
  津市棠华乡官堰村,63岁的钱四春正在家中准备热气腾腾的午餐。今年7月,前四春的家中终于通了自来水,从此做饭、洗碗、洗衣服等都方便了不少,全家人不由喜气洋洋。
  
  “过去我们吃饭,都必须去一百多米外的河沟里担水,平均一天要担一次。”钱四春家人说。她家屋后有一口井,但井水中含硝,对人体有害,家里人从不敢用井水做饭。过去可以用井水洗澡,但时间一久,热水器堵住了。钱四春及其家人只好自己烧水洗澡,一烧就是好几年。
  
  “现在终于通了自来水,比过去方便多了呢!”钱四春不由喜笑颜开。为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津市市政府共投入项目资金3.11亿元,建水厂、铺管道网,实行城乡供水水源同库、水质同标、水务同管,用两年时间,解决了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如今,津市已实现了供水方式和供水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改变农村抽取地下水和集镇分散供水的模式,实施“城市一片,乡镇东西两线”战略,实行城市自来水和谢家堰水厂联合供水的运行模式,形成彼此相互联通、覆盖市域全境的“一片两线”供水格局,确保城乡居民都有安全、清洁的供水水源。
  
  供水工程实行建管分离。工程建设任务由市水务局作为项目法人承担,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工程建成后,由城市自来水公司负责统一指导、统一管理。原乡镇水厂统一归口城市水厂实施二级管理,由城市水厂负责水样检测、水工艺处理、维修服务。目前,通过原有城市自来水管网以及谢家堰水厂管网延伸,已解决3.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形象进度已达今年目标任务的98%。
  
  打造乡镇双环线
  
  津市渡口镇,距离市区约45公里,是距离市区最远的一个乡镇。“过去人们在这里坐车不太方便,因为渡口到保河堤这一段没有连起来,要转乘过境车辆。现在这一段都打通了,形成了双环线,乘客花的时间也少了,纷纷反映坐车方便了很多。”津市西线客运环线队长许爱军介绍。
  
  乘客出行的方便,源于津市城乡公交客运的一体化改革。按照“公车公营、公益服务”的思路,津市创新模式,打破城乡公交客运“二元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乡镇客运和城市公交为依托,投入建设资金近200万元,实现城乡交通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
  
  打破城乡界限,连通保河堤到渡口段的断头路,就是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改革的一部分。在运作模式上,津市立足于城镇发展布局,根据自身人口分布和公路基础设施现状,确定了“变更营运线路、不变经营主体、不变承包车主、不变车辆隶属关系”“一变三不变”的方式。对涉及城乡的33条线路,42辆客运车辆,津市均进行了整合,并开通了双向环线,联通新洲、李家铺、保河堤、渡口、棠华、白衣6个乡镇,实现环线内乡镇之间和乡镇与城区之间的无缝对接、一站式直达,惠及全市20余万城乡居民。
  
  在主体经营性质上,津市也打破原有的承包经营模式,推行“公车公营”模式,实行“统一线路、统一车型、统一经营、统一票价、统一核算”运行模式。授予公交车特许经营权,建立特许经营协议履约保证金制度,并健全与之相匹配的责任考核机制,确保公营公司绝对控制车辆的产权、经营权和处置权。同时,由财政对公交线路给予适当补贴,保障线路能长期稳定运营。
  
  “成为常德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后,前期已经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提前实现了城乡供水、城乡公交、城乡医疗保障、城乡环境整治等四个一体化。”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章杰感叹。
  
  陈章杰同时提及了津市下一步的总体设想:以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生态文明、城乡社会管理等六个一体化为抓手,从渡口镇沿湘北干线至工业区高速路口,打造一条“绿树成荫、四季飘香、民居古朴、设施现代”的景观带,推进七个乡镇和金鱼岭街道的小城镇建设,各自建设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力争到2020年,将津市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津市市区打造为湘西北充满活力的产业新城。

  记者手记:津市,不只是牛肉粉
  
  来津市之前,对津市的印象,便是遍及全国的常德津市牛肉粉店。朋友说,津市的小吃都很不错,可以算作“吃货”的天堂。来到津市后,发现这里吃的果然名不虚传,但它更有建树的,是在城乡一体化方面。
  
  长期以来,城乡差距逐步拉大,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忽略的隐痛,甚至有时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村利益为代价的。但在津市城乡一体化试点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农村环境优美:屋前种树,屋后种花,每户家庭都免费配备垃圾桶,每个乡镇都有垃圾中转站;即便是最偏远的山村,也通上了自来水;即便是最偏僻的小镇,都有便捷公交直达市区。
  
  自然,在津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津市客运环线的负责人也曾表示,双环线的开通,方便了乘客,但同时也疏散了客流,目前客运盈利微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吃”著称的津市,正在想方设法让它的百姓生活得更加有滋有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