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湖南勾勒“中国最美侗乡” 撬动新一轮旅游扶贫开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唐小晴 编辑:晓柒 2015-10-30 11:10:36
时刻新闻
—分享—

高椅古村的斗牛舞

高椅古村的斗牛舞

靖州地笋苗寨的拦门酒

靖州地笋苗寨的拦门酒

通道皇都侗文化村

通道皇都侗文化村

  记者 唐小晴
  
  《爸爸去哪儿》拍摄地靖州地笋苗寨、古民居建筑“活化石”高椅古村、列入“世遗”预备名录的通道侗族村寨……地处湖南省西部偏南的怀化市因侗苗风情浓郁,正努力建设“中国最美侗乡”精品旅游路线,期望通过构建张家界、凤凰、最美侗乡“三点一线”的旅游长廊,撬动大湘西新一轮旅游扶贫开发。
  
  旅游扶贫:勾勒“中国最美侗乡”
  
  怀化市自古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共有侗、苗等50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0%左右。
  
  2011年10月,国家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怀化是湖南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最多的地区。这里群山起伏、地处偏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保护良好,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湖南开始构建大湘西“全景环线-景观长廊-精品线路-特色景点集群”四位一体的“环-廊-线-点”旅游产品空间格局。《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总体设计方案》和《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总体工作方案》亦相继出炉。
  
  根据方案,未来5年内,土家探源、神秘苗乡、古城商道、侗苗风情等12条精品旅游线路,将在大湘西蔚然成型。其中,以怀化市侗苗风情为核心的精品路线“中国最美侗乡”,因具备资源集聚度高、旅游特色鲜明等因素,成为首条试点建设专线。
  
  这条精品线路涵盖了怀化市的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覆盖区域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在湖南旅游交通区位上战略意义重大。线路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接待游客数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带动就业及致富人数20万人。
  
  湖南省旅游局副局长高扬先介绍,“中国最美侗乡”线路可把怀化地区众多分散的文化旅游景区(点)串连起来,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富集的民族文化形成有机结合,将单个景区(点)的小旅游做成区域大旅游,进而实现精品线路向产业经济带转化,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高椅古村:开发与保护并举
  
  “中国最美侗乡”精品线路沿线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处(14个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三项。古村落、古建筑、古遗址更是星罗棋布,被誉为“中国最富潜力的旅游资源黄金地带”。
  
  有“古民居建筑活化石”之称的高椅古村位于会同县城东北的巫水河畔,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宛如一把高高的“太师椅”。这里现保存有明洪武13年至清光绪7年修建的居民建筑104栋,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高椅古村已成为会同拉长旅游产业、实现富民强县的辐射点,去年吸客20余万人次。
  
  为提升接待能力,吸引更多游客来村旅游,会同县拟与天下凤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商谈合作,将张家界黄龙洞、洪江古商城和高椅古村连成一线,实行游客互送。
  
  会同县也投入巨资完善古村的基础设施、修缮村内古民居。一条投入2.56亿元、连接洪江古商城与高椅古村的道路也即将竣工。
  
  会同县委副书记舒远满表示,高椅古村的旅游开发将在“中国最美侗乡”的框架之下以保护为主,利用旅游开发改善基础设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文化与经济融合,实现旅游产业扶贫。
  
  “引入‘活体保护’概念,首先是原态、文化和文脉保护,再发展产业。”会同县委书记杨陵俐说,高椅古村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是以增量保存量,防止过度开发。
  
  旅游兴县:实现通道“二次创业”
  
  “希望侗寨旅游尽快发展起来,吸引在外的年轻人回乡带领大家致富。”今年50岁的杨再种是一位通道侗族汉子,自旅游业兴起后,他和妻子从农民转型为演员,每天在寨子入口的广场上表演侗族歌舞。
  
  位于怀化市最南端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通往中国大西南的要道,地处桂林和张家界两大国际旅游圈的黄金节点,也是怀化市申报的“侗乡苗寨”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境内不仅有恭城书院、通道转兵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亦有“百里侗文化长廊”,侗文化特色鲜明,且拥有侗族芦笙、侗锦织造技艺、侗戏等3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自1996年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以来,通道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及厚重的红色文化,着力打造“生态·民俗·红色”三位一体交相映辉的旅游胜地,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但目前我们的旅游产品比较单一,产业链条不够完善,旅游业态还处于以观光游为主的低层次发展状态。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我们还任重道远。”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印宇鹰说。
  
  “去年,国家出台了旅游业发展若干意见,对旅游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省委对我们的旅游工作也高度重视。多重机遇叠加,为通道旅游第二次创业提供了保障。”印宇鹰说,下一步,通道旅游将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的战略思路,把通道打造成集休闲、娱乐、观光、文化、生态体验、红色旅游为一体的世界知名侗风情旅游目的地,推动通道脱贫致富。
  
  苗侗文化:激活靖州民俗旅游
  
  遗落在湘西大山深处的“女儿王国”岩脚侗寨、国家首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歌鼟、《爸爸去哪儿》拍摄地地笋苗寨……距离通道县约一小时车程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也是“中国最美侗乡”精品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站。这里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有苗、侗、汉等17个民族,其中苗、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8%。
  
  近年来,靖州把文化旅游作为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苗侗文化搭台,以飞山文化旅游为统领,精心打造岩脚侗寨、杨梅生态博物馆、地笋苗寨“一点两线”的旅游格局,并举办“中国。靖州杨梅节”、“飞山文化节”、“四·八姑娘节”等节庆文化扩大旅游影响力。
  
  借《爸爸去哪儿》的“东风”,其拍摄地地笋苗寨适时推出了拦门酒、赏花苗特色吊脚楼、抢宿明星爸爸亲子房、踩高跷、观民俗表演等旅游项目,成功将旅游和文化两大产业有机融合,成为湘、桂、黔三省及周边十八县市游客外出旅游首选之地,并被评为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地笋苗寨旅游持续火爆,每天接待2000余名游客。上海游客潘启吉被这里的风情迷倒,连住多日仍不愿离开。他说:“这里古朴、神秘、原汁原味,太有感觉了!”
  
  “靖州的文化旅游发展迅猛,加强景区建设和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势在必行。”靖州县委副书记杨秀芳表示,精品旅游线路把大湘西地区众多分散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串连起来了,靖州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不断提升民俗文化价值、积累文化资本,实现文化保护与产业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把旅游做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优势产业。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