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据媒体日前报道,山东省聊城市的嘉明经济开发区第一实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书法、英语、朗读、国学课,唯独少了数学课。对此,校长给出的理由是,逻辑性强的数学课程并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该校而言,其实从2013年起,就已经在新生入学时,小范围“抛弃”数学,今年将政策全面铺开。具体设计和规划是,在一二年级开设数学游戏、“玩数学”等课程,三四年级再将课标内容逐步补清。
从鼓励改革创新的角度来看,敢于挑战“语数标配”的尝试显然不能只是一次鲁莽的决定。其思路的本质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特征和实际需要的尊重,为实现个性培养和多样化选择的教学机制提供可能性的探索。也就是说,且不论校长对“低年级学生难以接受数学逻辑”这一判断的科学性有几成,这种将教育的规划从“成人设定”走向学生本位的想法,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
因此,要想优化这一政策,基本的专业支撑、成果汇报、集体决策等内容必须跟上,否则“取消数学课”这种断言式的判断,难免会对学生和家长有冒犯之嫌。学校方面应该尽快为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做出分析,对于低年级同学而言,“记忆优先”、“兴趣优先”的策略是在何种层面上优于“逻辑优先”?如果不能回应舆论中对于低龄学生也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逻辑的要求,那这一探索也不是不可以经受夭折。同时,要把两年以来的试点情况做出总结说明,在通过与家长的集体讨论中,提供多样的选择路径,而非统一执行或统一拒绝。
进一步来看,如果我们把教育的过程理解为“从培养到评价”的一个循环体系,教育改革从培养方案上入手的争议背后,正是人才评价的痛点。
学前教育“小学化”就已经使该政策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已经“拿下”低年级课程,这一改革就显得“狗尾续貂”。而基础教育总体上的“军备竞赛”特征,让这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改革探索根本容不下多少试错的机会。
家长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竞赛式教育思维下的产物,其特点一是把高考之前的教育活动统一纳入到一个线性的考核指标中,发令枪响之时就是学前教育之始;特点之二在于它有着严肃的统一性,所有可能的弯路,哪怕实乃捷径,也往往遭到排斥。也就是说,如果评价体系不能够尽快对培养设计中的“创新项”给予最大程度的“呼应”,那么“拿前途来试验”的批评之声就不是没有道理。
对于学校“自主办学”以接近因材施教而言,其需要的是更高明的教育智慧和管理秩序,不把整个教育过程的循环体系搞清楚,不拿教育成果说话,寻找什么单一切口都不可能达成“庖丁解牛”之效。
在这之前,素质教育的尝试绝非罕见。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表达的理念下,很多学校也开展了“比例制”课堂教学。也就是学生发言、课堂讲说要与老师的单向灌输之间形成一个合理比例。但相对于“老师讲题”这种模式,短视之见必然直指其资源浪费的弊端,不仅导致家长的抗议,老师在各个学校、班级的政策执行也充斥着不统一。
前不久BBC的纪录片《中国式教育》让人们对中国教育自身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反思。从对比的角度冷静来看,中英两式的教育策略也让人有难分高下,互相学习之感。这种情绪的产生,或许根在于,分析一种教育策略的价值,必然是要与其人才评价的需求结合,实现度与契合度越高,教育就越成功。伴随进行的,是对于契合两物进行不间断的动态调整。
总之,山东这一实验小学,和更多个有这种创新意识的小学一路,他们要做的是摆出一条“真捷径”以正教育之法。
王可心/文
“取消数学课”,在创新与冒犯间游走的背后
来源:红网
作者:王可心
编辑:田德政
2015-10-26 00:03:31
时刻新闻
—分享—